柴门文:恋爱的法则36



(一)绝对异性缘规则——被同性排斥的,受异性喜欢

大多数人都想有异性缘。
就算是已经结婚了,或有了条件很好的恋人,却还欲无止境地想要“有更多更多的异性为我着迷”。
所以,我这个法则会向大家公开让你绝对迷死异性的秘诀,要是你按法则做了仍不受异性欢迎,我从此断笔(我手劲大,到时三支笔绑在一起断给你看)。
总之,肯定从明天开始,就会有异性为你着迷,迷得不行。我都想着几乎要把这个法则拿去申请专利了。
(越受同性排斥的家伙,越得异性喜欢)
对有异性缘的男性,男人们的评论多半是:“那个光会耍嘴皮子的家伙,怎么女人就愿意被他骗呢?”
而对有异性缘的女性,女人们会恶言以对:“哼,什么呀,那么轻佻”。
也就是说,嘴巴甜的男性和举止轻佻的女性,最有异性缘。
为什么?那是因为:女人喜欢陶醉在男人的甜言蜜语里,男人喜欢让他碰的女人!
我认识的有异性缘男人,就是特别老实和会说。
“象你这样的女性,我还是头一回遇见”。
“我再忙,只要你叫,我从地球的那头也马上赶过来”。
“有你做我的恋人,我要骄傲的走遍全世界”。
那些对普通的男人来说打死也说不出口的话,他们就一边看着女人的眼睛,一边脸不红气不喘的说了出来。这,就是让女人们着迷的男人。
听了这话的女人,虽然心里想着“什么呀,就嘴上说说”,可心里高兴着呢。脑子里虽然想着“这个轻浮的男人”,可身体最深处却是喜悦万分。女人就是这样。明知道他对其他女人也会说同样的话,可是她对自己解释说:他只有对我才是真心这么说的哦。女人就会这样想的。
大多数日本男人都觉得“就算我不说,她也懂的吧”,甜言蜜语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害羞和自尊兼有吧。但那样,是没有异性缘的。
肉麻的表白爱的女人是会被讨厌的,男人会觉得这个女人危险而抽身而去。所以,男人自己也在犹豫要不要对女人说爱。但是,女人绝对不会觉得对她说话肉麻的男人是危险人物。相反,还有点飘飘然呢。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心理机能不同。男人讨厌的东西,女人未必也讨厌。
继续说说轻佻女的话题吧。
一般来说,男人都喜欢摸女人;而女人讨厌男人碰她,除了非常喜欢的男人以外,既不想被人碰,也不想碰人。电车里的色鬼几乎百分百都是男人这个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男人对从没见过的陌生女子,都会有摸的欲望。
听说,夜总会的规矩是:女招待把手放到男客的膝盖上。
喜欢摸女人的男人,也喜欢女人摸他。女招待就算被客人搂搂肩啊摸摸腿啊,都不会生气,因为这是生意。作为代价,男人会付大把的钱。如果是公司旅游拍纪念照的时候,你去搂下女部下的肩,肯定会被她大眼瞪回去,可是女招待是不会拒绝男人的手的。正因为如此,男人会经常去小酒吧。
有的女人,明明不是生意,也喜欢黏黏糊糊的摸男人。周围的女人肯定会说“那个女人,真是轻佻”,并疏远她。可是这样的女人,大受男人喜欢。
为什么轻佻的女人受男人欢迎呢,因为从男人的眼光看来,她身上有三个重要因素:让摸、摸了也不会生气、摸上去很舒服。所以,男人喜欢。
女人要是受异性欢迎,就算身体被他摸也没关系。然后,自己也想去摸他。不需要语言,把身体交付出来就ok了。
总之,受异性欢迎的男女,就是把普通男女觉得“怎么也做不出来的”事堂堂正正做出来的人。
“要做到那个程度?我宁可不受异性欢迎”,一般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一般的人都没有异性缘。

(二)男人会对说伤心往事的女人心软 女人会对说未来理想的男人心动

被同性讨厌的女人都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被同性讨厌这件事反应迟钝。她对此毫不在乎。因为被同性讨厌的那一份额,会有男人的喜欢补回来。于是,男人对她有多百般呵护,女人就又有多讨厌她。
学校或者职场都有这样的女人。一边是被同性恨得咬牙切齿,一边被异性评价好得离谱。
其中有一个女的对男人提出了忠告。结果是:
“她真的是个好女孩啦。你们都误解她了。我知道她有多好”
肯定所有的男人都会这样回答。
不过,说是断言也对。
被大部分同性讨厌的女人,确实是有理由的。
我在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女同学合不来。她是个虚荣而且喜欢撒谎的人,性格有点恃强凌弱。有个关系很好的男同学对我说:
“你讨厌A,确实她的名声不太好(有流言说她高中时同时和几个男的交往),但是,我不讨厌她。她的父母离婚了,你能理解她的孤独吗?”
就算寂寞,就可以撒谎了吗?!当时我还是个青涩的十几岁的女学生,对他的话不能理解。我从心底里对A的撒谎感到耻辱。不过这也是我个人的喜好,既然那个男的如此为她辩护,也许A也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的人吧,后来二十多年里我一直这么想。
前几天,我们四个女的聚餐,说起了“引诱男人的魔女”的话题。
其中有个女的说:“我们公司有个魔女,她的伎俩就是对公司每个男的都说’我的秘密只告诉你一个人哦’,然后就说她小时候父母离婚的事。这么一下下,男人就蒙了”。
我恍然大悟。
困扰了我二十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我之所以一直讨厌A,原来是因为她就是那种用自己不幸的往事谄媚异性的类型。
男人本来就对女人的不幸心软,再加上听说“只对你一个说哦,你跟谁都不能讲哦”之类的,就软得不行了。
另一方面,女人若不是母性的本能超强,对男人的不幸是听不下去的。那些另有企图虚张声势的男人们的悲伤往事会让她们内心动摇,但若是听一个现在已经很不幸的男人说起更不幸的过去,估计大多数会说“不好意思,我负担不起这么沉重的话题”,然后择路而逃吧。被不幸的男人依靠,还是会让很多女人烦恼的。
相反,女人会为男人的理想心动。对说起理想的男人,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越是那种既没有固定工作,又没有钱、没有时间、对女人又不负责任的男人,越是热衷于谈论理想。
“跟他的理想赌一把吧”,女人会被那种吹牛皮的家伙骗的。
女人说,“我喜欢他说起理想时的眼睛”,那神态其实不过是他在过于膨胀的妄想时出现的恍惚。
而且这种男人所谓的“理想”事实上都是相当抽象的:
“我要开家店”
“总有一天我要做名人”
“我要成为有钱人”
说的尽是这些东西。
“明年我要做系长,所以我要争取每个月都签一百个合同。”
象这种具体的、有实现可能的理想,吹牛的人是不会说的。就是因为连为将来制定计划都不会,所以才是吹牛吧。这种谈论着毫无具体性可言的理想的男人,在男人中名声很差。
这和只对男人讲人生不幸的女人在女人中名声很差是一回事。
而被名声极差的异性骗了的本人,肯定会想:“其他的人也许是被骗了,不过只有我不一样。只有我是真正了解他(她)的。只有我没有受骗。是真正的爱”。
正是因为这个,被邪恶魔女和狂妄的牛皮男骗的人在日后也绝对不会说他们的坏话。

(三)母亲会劝女儿和理科生谈婚论嫁

有个熟人的女儿去相亲了,我问她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说:“在一流企业上班的工程师。人看上去不错,就是太闷,话都聊不下去。”
理科男生,大多都比较沉默。特别一到女生面前,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样的理科大学生我以前见过很多。
想来,读理科的人都是追求合理性的,他们大概觉得没有意义的谈话就是种浪费吧
其实侧耳听去,那些口若悬河的对话实际上还都真是尽说些无聊的话。今天好热啊;巨人队又输啦;对了,你太太还好吗?……学理科的人是不是会在大脑中计算,把那种事情一件一件说出来,纯属能量浪费,然后就变得不爱说话了呢。
学理科的人会把所有的现象都量化。
前几天,我和剧作家三谷幸喜先生对话。三谷先生作为一个剧作家,竟是难得的理科生。据说他会把所有的上场人物都图表化,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故事。
三谷先生问过我:“柴门小姐,你是怎样创作漫画故事的啊?”
“……差不多就那样啦。脑子里灵感一来,就把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画面很快在纸上画出来。所以,经常会前后不搭。当然,图表是不用的。”
三谷先生说在创作审判剧《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的剧本时,曾经做过一个图表,边看边写。图表的内容是:十二位审判员在不同的时间,倾向于无罪是百分之几、有罪是百分之几。
“做表花了很多时间。”
因此,三谷先生的剧本交稿总是很晚。
对于高二时就放弃了数化的我来说,这还真是个新鲜的话题。
在我作为一个漫画家刚出道时,我先生经常说我“你的作品,版面就像那些很差的明信片”。
总之,因为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有计划性,所以就像明信片一样用很大的字写些季节的问候语之类的,越到快结束的时候,字就越来越小,到最后,重要的事都只能写得小小的挤在一起了。
确实,毫无计划就着手写的故事在一开始很放松,到了中盘开始急,到了最后是挤得一塌糊涂。这就是我初期漫画的特点。一收到那种字体娟秀大小相同的明信片,我就会想:啊这个人是学理科的吧。
所谓定计划,总之就是省去浪费,避免多余的兜兜转转。所以,喜欢定计划的人都是讲合理性、从而沉默的人。喜欢耍嘴皮子的男人中,以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定具体计划的居多。骗婚的人也是这种类型。对女的唠唠叨叨说些让人高兴的梦话,让她晕乎。说起来,是没有听说过不爱说话的婚姻骗子。也就是说,没有理科出身的婚姻骗子。
“理科的男人,也许是有点闷有点无聊,可是不会犯错,是最适合结婚的哟”,很久以来,日本的妈妈都会跟到了嫁人年龄的女儿们反复这样讲。
对于合理性至上主义的理科男来说,跟外遇这种极不合理、毫无结果、只是浪费人生的行为是绝对无缘的。世界上的妈妈们都一眼看穿,把这真理说给女儿们听。
我的那位朋友最终和理科的工程师相亲结婚了。他好像是个很认真的人,结婚后也没听她说过他一句闲话。在此之前,她跟一个虚荣的男人交往,可没少哭过。我对她说:
“多好呀。果然结婚还是该找理科生啊”。
她马上回答说:
“可是,他一回家,就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弄电脑,连话都不跟我说,好无聊啊”。
对于嫁了理科男的妻子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电脑。理科男对这个合理反应远超过女人的机器,是不是更有快感呢?

(四)外遇规则 朴素的OL比时髦的OL更适合搞外遇

记得是黄昏七点左右的时候,我在西麻布十字路口旁的一家咖啡馆。约好了要在广尾的饭店吃饭,我到得太早,所以在那里消磨时间。
我邻桌坐着一个女的,看上去二十五岁左右,也和我一样在打发时间。一会儿翻翻女性信息杂志,一会儿小啜几口冷掉的咖啡,不时往门口张望,好像在等人。不过她和西麻布这样的地方恐怕并不相称,过时的淡粉色套裙,加上保养欠佳的长发,颜色也是很素,是个既无诱人气质又没特别之处的女子。我不禁把视线转到随身带来的小说上。
就在这时,她突然慌慌张张地把书塞进包里,开始整起衣服来。
一个中年男子急急的走近她的桌子,拿起桌上的收据,往收银台走去。
虽然是冬日的黄昏,可那个男的穿着西装,什么随身物品都没有。我有那么一瞬还以为他是店员,想动作还真是利索啊。
可是那个中年男子和土气的女子就那样消失在西麻布的霓虹大街上了。
“啊!原来是外遇!”,我突然明白过来。
那个男的没穿大衣、空手的样子,应该是因为有车子停在附近吧,估计大半是路边停车,所以才那么急。接着,那个土气的女子应该是钻进男子的车,然后去六本木附近的“LOVE HOTEL”吧。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中年男子时髦而且很帅。
在电视啊电影里看到的外遇,都是中年有钱男与性感年轻女子的组合。因为演员漂亮那也是事实,但电视剧里的情人肯定都是美女,集中了所有妻子没有的魅力。
可是,现实生活里的外遇,更多的是让你大跌眼镜的土气的年轻女子。而那边有家庭的男的,虽然是中年,却魅力十足、估计年轻时是个万人迷之类的。
女的和同年纪的漂亮女性比起来,土得让你倒抽凉气。
恐怕是那中年男子在年轻时连正眼都不会瞧的类型。
那是因为人到中年、被年轻的气质女孩只当“大叔”看的时候,想想年轻也就是那么回事,丑女也好,不活泼也好,只要皮肤还是水水嫩嫩弹性十足,也比家里早就看累看疲的中年妻子要光彩好几倍。
看电视娱乐节目里艺人的外遇事件,被劈腿的妻子基本上原本也是个美女。外遇的情人虽然是很年轻,可是以第三者的立场看来,明白她是敌不过皱纹爬上额头的原美女的。
原是美女的妻子,遭遇丈夫劈腿的概率很高。因为他是个喜欢美女的人,等美女老了容颜不在了,他也就不喜欢了。所以,女的在结婚的时候,要让他开始看到随着年龄历练出来的美才会更幸福(象性格啊、厨艺啊)。
回到前面的话题。就算从女性的角度来看,被同龄男子追捧的有魅力的年轻女子,也不会做已婚中年男子的情人。因为年轻女孩绞尽脑汁,要嫁一个和自己的魅力门当户对的精品男人。
那些容易被同龄男人无视、土气、不引人注目的年轻女子,忽然被一个中年男子甜言蜜语,自然就醉了。
孤独的女人和那些年轻、有未来、有个男人从此一起组建快乐家庭、温和呵护的美女不同,能看穿别人内心的中年男子的温柔,也会让她们神魂飘荡。
对于要价很高的年轻的未婚女子来说,和有家庭的中年男子谈情说爱,只是浪费时间。
所以,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外遇,都是发生在不愿承认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中年男子、和被同龄年轻男子轻视的寂寞年轻女子之间。

(五)花心的证据摆上桌 你否认也好承认也罢,老婆都会动怒

民主党代表菅(本文连载时)被怀疑有外遇时,回答说:
“没有任何男女关系”
招来了全日本主妇的反感。
有位男士问我:“那菅代表当时要怎么回答才好呢,外遇这种事,越承认女的越大怒吧。”
“那当然。有整晚一起呆在宾馆的证据啊。那种场合下,菅代表还是有两个办法可以逃脱罪名的,怎么就没用上呢”,我回答说。
“一个是辩解自己是同志,一个是公开自己性无能。如果是这两种理由,就算和女的在宾馆住了一夜,也是说得清的吧。”
是的,如果被老婆拿着证据来逼问,男的就只能用同性恋和性无能来狡辩了。
知道自己的老公花心,做老婆的大抵都要动怒的。如果是儿子和他的女朋友有肌肤之亲,那不会生气,可如果是老公花心,必然暴怒。即使平时不太爱老公的妻子,一知道老公花心,定会怒火中烧。即使不是第一次偷腥,是第二回第三回,老婆也不会对气愤习以为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愤怒滚上心头。老婆嘛,就是那样的人。
那么,为什么要那么愤怒呢。我们来说说做老婆的这边的理由吧。
要是有那时间出去花心,用在我身上好了呀。整天说忙啊忙的,出去乱搞倒是有时间?——这是男人本该用来宠爱我的时间和精力被别得女人夺走后的愤怒。简而言之,女人是既小气又贪婪。这是自己理所应当在握的手中大权被人夺走后的愤怒。
有的老婆,就算没有肉体关系,老公在精神上对别的女人好,也要生气。不只是老婆,在有恋爱关系的女人身上也能看到这种倾向。这类女的会想:你只能对我一个人好哦,要是对别的女人好,那就是对我的欺骗。男的只要对女的说“我爱你”,就是对其他任何女的一律不好的意思,这是她们的解释。
“你明明说爱我的,还对别的女人好。骗子。”这是女人的理论。「
女人真的是欲壑难填,要求一个男人对她无休无止的爱和奉献。如果得不到就会抓狂。女人的爱啊,深,深,深不见底。
与此不同的是,男人的爱啊,宽,宽,宽泛无边。
对于老婆“既然说了爱我为什么还要出去花心”的责备,老公辩解说:
“我就算和别的女人睡了,也不代表对你的爱减少啊”。
在爱、精力和金钱上还有余力(有人把这表现为有生活情趣)的男人认为:扩大关系圈是好事嘛。这是男人的理论。
老婆和老公之间吵闹不休,就是因为两人决定性的想法不同。
少女漫画不同少年漫画,几乎没有单行本几十卷的大部长篇。以运动啊格斗技术为主题的少年漫画,只要出现强劲的敌人,那故事就一直可以继续下去。而大多以恋爱为主题的少女漫画,只要恋爱的两人结合了,故事也就结束了。那是因为结合后,女的会要求男的更加更深的爱自己,男的会拒绝她的无理要求,开始寻找有没有别的好女人——结局悲惨。
女人的主题不是更强的对手,是更深的爱。只要女人一开始有这个要求,恋爱也就结束了。可是漫画做的就是贩卖美梦的买卖,那样残酷的现实是不能画出来的。所以,只能在两人结合这个幸福的顶点结束故事;所以,很难有长篇的少女漫画问世。
但是,婚后生活是无法象恋爱那样简单的结束的,财产、家族、社会和各种各样的束缚会加上身来。
所以,男人会在疑似惨局的花心里找出路。

(六)老是买同一款洋服的女人若是投胎做了男人,就是个花心大萝卜

春秋季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种叫做“应季收纳邮件”的上门服务。这是一种在换季时把不穿的衣服寄存在仓库里的系统。
我的衣服就多到要用这种服务的地步。过季的衣服分装进两大柜子以后,我家已是收纳满满。儿子的衣服放在各人房间的橱里,老公的衣服全部放在他的工作室。这样下来,四叠半的收藏室里、卧室的橱里、还有桐木橱、白木橱里,光是我的衣服就放了几十件(几百件也说不定)。
“再也不能买洋服了。停!”
我痛下决心无数次。
可是,每次一到百货店,又会买新衣服。一件五、六千日元那种的上衣啦,贵的衣服是不买的。
我想我可能得了“购物依赖症”,有这种病症的人在购物以后会极度的自责和后悔,可是我完全不会后悔也不会反省,所以,应该是没有依赖症的。
秋天的流行色,据说是灰色。我的灰色衣服多得堆积如山。不管店头挂多少灰色的衣服,我都一件不买,我在心里发誓说。
可是,一看见店里出样的灰色毛衣,我的欲望就会止不住。
“确实,跟我已经有的灰色毛衣没有太大区别啦。可是,领口的设计很特别,不一样哦。我就是要那样的领口设计的衣服。那件毛衣是为了让我穿才做出来的。”
我那样想着,想买得不得了。买回家以后,也就是穿个两三回,就又腻了,开始找新的毛衣。
这种事情,是不是和克林顿的花心很像?
虽然有些唐突,可是我把这两件事想到一起了。
比尔•克林顿,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连载当时),有个才貌双全的老婆希拉里,可关于他的外遇艳闻还是不绝于耳。
曾经有份周刊上登载了几位传说与克林顿有染的女性的照片,并评论说“他喜欢那种丰满、肉感、让你想一口咬下去的、牙齿整齐的女人。”确实,上面照片中的女性差不多都是同一类型。象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米亚•法罗(Mia Farrow)这种类型应该是不喜欢的吧。
这一点和我颜色里就喜欢灰色、灰色的衣服再多、一看见新的灰色、就怎么都要买到手的心理是一样的吧。
观察花心的男人,基本上换来换去都是同一个类型的女人。
喜欢年轻女孩的男人,对少妇都视若不见;喜欢声色场里女人的男人,都离良家闺女远远的。
年轻女孩都是差不多的,在年轻女孩身上失败过的男人明明知道在下一个年轻女孩身上还是会失败,可还是无数次的重复这错误。
我曾经问过一个无数次和年轻的情人好了又分的男人:
“年轻女孩肯定要你跟她结婚的,像你这种又不肯离婚又要和情人享受偷情快乐的人早晚会被她甩了的吧。”
“那是”,他回答说。
“既然知道,那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的偷情呢?”
“因为有愿意的女孩啊。”
我当时一直不能明白他的回答。现在看见眼前的灰色毛衣,终于明白了。
“因为那里有灰色毛衣啊”,所以,我就买啦。
身边有个女孩,是我喜欢的那种。可是我跟和她同类型的女孩已经失败了好多次啦。算了吧。喂,等等,感觉她好像和以前的有些不一样。是的,她就是为了成为我的情人才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那个花心的男人肯定是那样想的。说不定克林顿也是。
这样的男人,只配生活在没有女人的世界里。或者搬到只有老婆,或尽是丑女人的国家去住。我也指望能找到一个不卖洋服的国家。

(七)好脾气美女不敌丑男的热情

邱永汉的著名随笔中,有文章写道:“和美女结婚的,肯定不是富二代就是丑男。”
我其实在很久以前也注意到类似这样的规律。
出人意料的是世上没有俊男靓女的夫妇。
在电影和连续剧中,满世界俊男靓女的恋爱,那是因为演员们本来就是俊男靓女,所以也没办法。
俊男什么也不用做,自然会有女人为他着迷。所以他们不会拼命去说服或留住一个女人。所以,虽然偶尔也会有俊男靓女结成夫妇,可那之后就走下坡了。靓女这边也是,虽然习惯了被骄纵宠爱,可不会放下身段去捧男人。于是,俊男和靓女,即使交往了也长不了。
艺人中俊男靓女夫妇动不动就离婚,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美男(女),很快就会找到下一个的。”
他们有相当的自信(他们觉得)。与之相比,一般的夫妇会想:
“要是这次离了,以后说不定就找不到了”,因为这谨而又慎的纯情(或者说是暗中打算),就怎么也跨不出离婚这一步。
俊男靓女夫妇之所以好景不长,是因为他们都是被异性追着捧着长大的,不会作出男女间的努力和妥协。
与俊男相比,丑男的努力和追求上进那可谓是天壤之别。为了把靓女追到手,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只要吩咐,半夜也会飞奔而去;她的生日会送上一百支玫瑰。不仅如此。丑男的最终目标是抱得美人归,所以只要她接受求婚,什么都答应。
家务不做可以,工作不辞也可以,和你的父母一起住也没问题……几乎就是无条件投降。
好脾气的美女,到这里就折服了。
迪斯尼电影《美女和野兽》也是那样,就算是丑男,只要竭尽诚意,也会为那份人情感动落泪。
不过,坏脾气靓女就不行。欲望要比人情强。对于富二代丑男以外的所有丑男,都会明明白白的拒绝你“NO!”。
那样一来,努力的丑男也就能娶到梦中的好脾气美女了。
我知道三对这种情况结婚的。我的理论是:有三对就可以归纳成规律,所以就堂而皇之的把它加到这个柴门恋爱规则里来了。
在这种情况的结婚典礼上,很多都是新郎是兴奋得要融化的样子,而新娘则大多带着疑惑的表情,“我这样做,真的对吗?”一步步走近。
我认识的那三对,现在还是蛮幸福的样子。不过,要是靓女生了孩子,开始吹气般地胖起来的话,状况就不一样了。
“我可能在结婚前确实说过,可以不用做家务,可是,那也是有限度的啊”等等,就开始嘟嘟囔囔责备起来。
“我是说过,只要不忽略家庭,是可以继续工作下去,可是对你来说,我和工作到底哪个更重要?”,冷不丁的话就伤人了。
丑男和靓女要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靓女就不能让自己容颜衰老。本来就不是很喜欢丑男,当初是被他的热情打动结的婚,两人之间的羁绊,浅得很。婚后生活破裂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咦,这样的靓女都离婚啦?”之类的例子出人意料的多。也许与丑女相比,靓女更容易离婚。那绝对是因为当初被男人的热情冲昏头脑,还没了解到他的本性就结婚的缘故。而丑男只看到了靓女美的那一面,对她的本性也完全不知道。
总之,我把丑男和靓女离婚率高的事实,也加在这个规则里。

(八)越是美女越老得快

我先生迷大腕女明星Y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有一天说在某地见到了她,“唉,老啦,吓我一跳。年轻时那么可爱的一个人,现在竟比跟她同龄的女人都还要老呢。怎么会的呢?”
看电视的时候,也感觉女演员比一般人要老的早。有些因为生孩子啊带孩子息影几年后再复出的原美女演员,让人看了不由自主会说“老了啊”。
而那些被封为个性派的演员们,则感觉老得慢。或者不如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越来越显出岁月历练后的美。
这样想来,美这种东西,岂不是存在于一瞬间的平衡之内?
碧玉无暇般的美女只要眼尾垂下个三毫米,就给人“彻底毁了”的印象。
本来就是眼皮耷拉、大阿福脸的女人,就算年纪大了、耷拉得更厉害,也不会觉得脸上有太大变化。
所以,正确的说法或许应该不是美女老得快,而是美女的美流逝得快。
“咦,这个人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了哟”,这样想的人会去找原因。
“啊,原来是那个双下巴和额头上的皱纹,夺走了她的美啊”,就这样留意到她原本可以被忽略的衰老。
耷拉眼、下脸盘大的女人就算额头上又添了几条皱纹,人家会认出她来,“啊,那个人,一直都是张大阿福的脸”,不会留意到她的皱纹。所以,人们对耷拉眼啊、爆牙啊、朝天鼻啊之类(个性突出)的部分越是印象深,就越不会留意到衰老。
如果说“脸”的本质是“与他人识别的标记”的话,那美女可以说是有一张“生来就差的脸”。
我有个熟识的美女朋友,怎么也记不住她的长相。正因为是美女脸,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毫无特征,很难记住。每回隔几年见一次的时候,我都会问:“她是谁来着?”没有特征识别,记不住。
如果是丑女群中有一个美女自然是鹤立鸡群,可是要在成群的美女里找某个美女,那是相当困难的事。
不过,比如说要在成群的丑女里找一个下巴最长的丑女,倒也简单。丑女的脸上总是有个地方欠缺平衡感的。那种缺陷各人各样,所以好认。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她们是丑女。研直子二十多年后还是研直子,和田明子也还是和田明子。在说完“老啦”“变啦”之后,人们大多是不会多想的。
不只是女大明星Y,还有离婚后复出的女演员N,一度被称为时尚先锋的女演员A,与被惊呼为“怎么老成那样?”的她们相比,还是个性派更强一些。
其中,也有像妖怪一样保持青春容颜永不老去的女演员,但她们是有整容嫌疑的。
到了象铃木曽野子啊野村沙知代啊这种境界,因为个性突出,人们已经不会去在意比实际年龄老了还是小了啊、是不是美女了。个性,远远超越了年龄和美丑。
那么,美男子比丑男容颜易老吗?
男人和女人不同,老态都显在头上。一般人们会说“秃发皱纹少”(只有我这么说吗?),遇见个秃发,人们首先就会注意到他的头,对他脸上的皱纹也许就不留意了。而对头发茂密的人,人们的视线会集中在脸上,“和头发相比,怎么脸老了呢?就是说脸上皱纹多啦”,总觉得与秃发相比,头发茂密的人脸上皱纹就多。
人家说郷博美明明还年轻皱纹却那么深,也是因为他是个头发茂密的美男子的缘故吧。如果他在意皱纹的话,不如去剃个和尚头算了。

(九)成功女人规则——强势臭脾气的女人会成功

最近几年间,在派对、会议、访谈中认识了一些成功女性,也遇到了一些漂亮、聪明、性格善良,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运气就是不好的女性。
抓住运气的女人,和错失运气的女人。
我顿悟世上有这两种类型。原本所谓成功,也是种类各异,奥林匹克上夺冠、嫁入豪门、构筑起一个普通平凡的家庭,这些都是一种成功。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女性。
有种方法能一眼看出谁是成功女性。
看眼睛。
眼神果然是不一样的。小眼也好细目也好,一心要强的女人的眼神是游离不定的。后面我也会提到,她们的眼睛是注意着全方位,一刻不停的,唯恐漏掉了一刹那的好机会。可以说是猎人瞄准猎物时的眼神吧。绝对不会有失神或打盹的一刻。而且,就算是做出放开心胸爽朗大笑的样子时,也总有什么在冷冷地观察着四周。
这在成功男士身上也一样,公司的普通层员工一边闲聊贫嘴,眼神却是冷冷的,这种情况很多。一边瞄准猎物,一边为绝对不让比自己强的敌人看出弱点而紧张。
耀眼突出同时又眼神冷漠的女性,成功概率高。因为周围的人对这种眼神的女性都敬仰有加。虽说不是打狗仗,可转开视线的一方输,这种道理在人类社会也通行。弱势的女人到了这个阶段,就会输给眼光犀利的女人。
但是,光是眼睛发亮却没有实绩的年轻女性,在早期被别的女人打败的事例也很多。
被贴上(有上进心的要强女人)的标签,每次一有事就成了绊脚石。如果真的想要成功,在年轻时急于求成是大忌。至少在二十多岁时,应该藏起野心。只有具备这种贤明之见的女性才会成功。
其次,成功女性不献媚。
谄媚是女性的武器。这类女人在有献媚对象的时候能靠这个手段成功,而一旦没了靠山,马上就会失宠。因为曾经把别人整得体无完肤,一旦落马,再要得势就很难了。
不献媚的女人不管遇到多强的对手,都会明明白白的说:
“那个,我做不到。”
“我讨厌那个。”
事实上,日本的女性很不善于这样回答。即使是优秀的女性,在乎得太多,到最后言不由衷的事也很多。你又聪明、脾气又好,怎么工作做不好呢?很多说的就是这类女性。好脾气会成为工作的阻力。
这么说,强势脾气臭的女性会成功吗?是的。另外,不是美女这一点也是成功的秘诀。
强势脾气臭的美女在二十多岁时就会被打倒。因为从数量上来讲,不美的人比美女占压倒性优势。团结起来的丑女的憎恶会打败少数上进心强的美女,就像一只猫会输给一万只老鼠一样。
要强脾气好的美女,很多都会在关键的一步错失良机。她们太镇定了。就算错失了机会,也会想: “算了吧”,就算工作上失败了,周围能支持我的温柔男士还大有人在。可是,丑女一直抱着“我的人生没有退路”的危机感。所以,即使是一丝的机会也要牢牢抓住,绝不放过。
我现实中遇到的成功女性,很多类型都是初一见,觉得“咦,竟是脾气那么好的阿姨啊”。
因为不是美女,所以对对手没有警戒心。可是,锐利的目光不停的环顾四周,毫无忌惮地发表意见,“你,搞错啦!”散发着让周围人对她不得不佩服的存在感。
不过,很多女性虽然抱着敬畏的念头,却会想:“我可不想做得那么绝”。所以,成功女性也是孤独的。

(十)女人看别的女人过着自己无法拥有的生活,会嫉妒得发狂

几天前,我和两位四十多岁的女性一起吃饭。两人目前都是单身,有份体面的工作,现在还有很多男人追,让我很是羡慕。
听说这两位以前都曾经结过婚,不过没有孩子。
席间说到了我们都认识的一个朋友最近生了孩子的事。
“不过,我可不想收到有她孩子照片的贺年卡啦。”美女A说道。
“就是说嘛,那种在贺年卡上印孩子的照片送人的人,到底在想什么呢。”美女B高声和道。
想起十几年前我也曾送过有我孩子照片的贺年卡,我不禁默默低下了头。
“就是那种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得不得了的父母啦,真是脑子有毛病,他们怎么就想不明白呢”,美女A和B开始不遗余力地攻击起喜欢展示孩子照片的母亲来。
“嗯~~,不过我从一个漫画家的角度,觉得看母子的照片,观察他们哪里长得像哪里不像,很有趣啊。”我轻轻地插话说。
“如果是大人拿自己的照片当贺年卡是没问题啦。把那种长得又不可爱又不认识的小孩照片送人,真是太没有道理了。”
事实上,我也收到过美女B拿自己的照片修饰的贺年卡。不过这件事没有告诉过美女A。
“不过,狗不错啊”
“就是,狗就很不错啊”
“给我狗的照片吧?”
“嗯,那个很好咧”
美女A和B就此话题转到了狗的照片上。
最近,确实把孩子的照片和自己宠物的照片合成制作成贺年卡的人渐渐多起来。
“狗照片的贺年卡,看了心里很温暖,真是不错呢”, A和B都大力赞成,不过我觉得宠物照片的贺年卡完全是自我满足而已,再次默默低下了头。宠物照片表达不了人类不可思议的遗传基因,毫无内容,远不如母子的照片。
像我这样生了孩子的女人,在步入中年、还未生育的女性面前,只能收起自以为是的成熟意见,低头默不作声了。
不管是多有教养的知性女人,在有没有生过孩子这一点上恼怒的人很多。我因此跌过很多次跟头。冷眼旁观,高高挂起。在那样的女性面前只字不能提关于孩子的任何事。
在有外遇的单身女性面前,也只字不能提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快乐。这是同样的道理。
相反,如果你在家庭主妇面前不小心脱口说出:“所以说家庭主妇不行啦”,那你会遭其怨恨终生。
如今,在女性中存在着若干小小的对立,象有孩子的女性VS.没孩子的女性,已婚女性VS.未婚女性,职业女性VS.家庭主妇,养狗的女性VS.不养的女性,等等。这些对立面的共同点就在于,对自己不属于的那个群体的女人进行猛烈的攻击。那极端的憎恨犹如科索沃的名族争端,没有解决民族对立的正确办法,所以冤仇结得很深。
这个对立还不是单立的,有着复杂的组成,所以很麻烦。比如说,有孩子的家庭主妇会对有孩子的职业妇女这样攻击:“只要有份工作,就可以不用照顾孩子老往外跑,那孩子真是遭罪”。
归结起来,女人认为凡是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的女人,都是敌人。即使是家庭主妇之间也有有无孩子之分,会有“她没有孩子,钱啊时间啊都可以自由支配的啦”的闲话。
我想男人之间是没有这样的对立的。没有孩子的工薪族嫉妒有孩子的同事,这样的事情应该没有。男人唯一会嫉妒的是出人头地的人,不过这种组合怎么看都是在对立前就已经分出了胜负的。但是,生了孩子的女人和没生孩子的女人,是永远说不清到底谁赢的,这让之间的对立越来越深。
男人们都活在工作能不能干这样的统一价值观中,所以,不存在其他的对立模式。
可是,女人只要一句:“就算工作上再能干,又没结婚,又没孩子”,就可以把人家辛辛苦苦打造的事业生涯毁于一旦。女人就是这样,人生的选择项越多,就越贪婪。

(十一)恶女无美女

看电视悬疑片,看到扮演恶毒女罪犯的都是美女演员时,忽然觉得有些奇怪。
最近,发生了一起令人不敢相信的残暴犯罪事件,是女性干的。这种纠结于钱和欲望、引起杀人事件的女罪犯,被媒体称为“恶女”。
我脑中浮现出来的是以下三个有代表性的女罪犯:为了逃亡甚至作了整容、但在诉讼时效前一刻被抓捕归案的福田和子,为了保险杀害儿子的山口礼子,还有林真须美。
这三人中,美女一个都没有。可三人都很擅长跟男人搞关系,好像也不缺男人喜欢。不过,都不是有美貌的人。
电视连续剧里的恶女,都口角带着冷笑一个人在酒吧喝着鸡尾酒。
可是现实生活里的恶女,却是在郊区的酒吧和大叔们豪放地干杯的中年女子们。
为什么女人会走到犯罪这一步,想来是因为满足不了的欲望。女罪犯们,首先是想钱,要有钱或者打扮得漂亮。要做有钱人,要穿着考究,要引人注目,要有人宠爱。这些都是欲望、欲望、欲望和欲望。
而美女不一样,因为是美女,所以那些欲望大多生来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因为是美女,自然而然就引人注目有人疼有人爱。恐怕找工作也方便,即使一声不吭也能收到财物礼品。因此就不必为了欲望奋斗挣扎。不会那么见钱眼开,也不会想到为了钱去杀人。因为不必做那些事也能得到多于常人的财富。
自我表现欲强、从小就对金钱有欲望、不是美女但喜欢男人——感觉这是前面三个女罪犯的共同点。再加上,若无其事的撒谎,演技高明的性格。
日本的犯罪史上,确有美女的重大犯罪事件吗?
要说恶女的犯罪,有个例子--“阿部定事件”,不过那也是为爱纠缠的变态杀人,并不是为了钱十恶不赦的夺人性命。
虽然有受恶男的骗挪用银行巨款的美女,但和保险金杀人事件相比,也还不算狠毒。
美女与其说是犯罪,不如说是被卷入犯罪的概率比较高。美女大学生,美女妈妈,美女白领成为事件的受害者的情况比较多。不过把受害者打上美女和不是美女的框框,怎么也说不过去。
男的被害者或加害者就不会加上美男或不是美男的头衔,取代之的是精英或不是精英的框框。
有象《社会精英犯罪落马》之类的标题,但没有《美男子,谜样的犯罪》之类的标题,也没有被害者被周遭人评价很帅的报道。与女人的“美女”相对应的是男人的“精英”。
与美女不会犯大罪不一样,精英男人明明是得到了满足,还是会犯事,会有政治家啊企业高管公然犯法遭到逮捕。
“小时候起欲望就得到某种满足的美女不会犯大罪”这样的法则,用在小时候起就广得恩惠、成了精英仍会染指犯罪的男人身上,好像并不恰当。
我想,男精英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们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出色的人,所以可以为所欲为。政治家和实业家们的笨蛋儿子们经常发生药物、暴行之类的犯罪事件,也是因为他们生来就被娇宠而得意忘形的缘故吧。
而美女即使被娇惯着也不会乱事。有多被男人宠爱,就有多被女人们怨恨。她们为女人的嫉妒和仇恨已经交战得筋疲力尽,已经没有余力去得意忘形了。
这样想来,美女是好人比较多。再说,人的性格还是会写在脸上的,性格恶毒的女人应该成不了有魅力的美女。
“啊,那人好漂亮啊”,女人衷心认可的美女里,没有恶女。应该也没有重罪犯。

(十二)母性,就是对爱子(女)担忧过度后的怨恨情绪

有个助理开始养了只猫,是只刚出生两个月就被抱来的小猫。独居的助理女孩对自己上班时被独自关在家里的小猫牵挂得不得了。
“现在,肯定在喵喵叫着找我呢。要是掉进浴室的浴槽了可怎么办啊,不会困在被子上吧……”,连工作都不专心。
“昨晚在我耳边叫了一夜,搞得我睡眠不足。太吵了我稍微抓了它一下,结果它狂躁起来,后来又吸着我的手指睡着了。不过,可把我累坏了。气死我了,可它好可爱哦。所以现在把它留住家我担心死了”。很气,可是觉得它太可爱了,很担心。
事实上,这就是母性本能。
年轻母亲把幼儿留住家中或车里致死的事件不绝于耳,她们是母性本能的三大条件(怨恨、宠爱、担心)完全缺失的母亲。
媒体谴责这样的母亲是“完全不具备母性本能的女性”,其母性里肯定含有怨恨孩子的部分。把母性崇拜为伟大善良,不过是日本男性的错误解释。恐怕,因为大半的媒体记者都是男性,所以才大半都是那样的报道吧。
对孩子越爱,怨恨的程度也越大。恋爱是那样,母子也是一样。
“妈妈这么担心你,你不知道吗?”母亲训斥深夜迟归的孩子。
“是妈妈你自己要担心啊,我又没叫你担心我。”长大了的女儿要是能言善辩,会这样顶嘴。
确实,女儿理论得有道理。如果冷静下来想想。可是,母亲是冷静不了的。
我和女儿为了回家的时间吵了无数回。晚上九点,补习班结束,差不多是女儿回来的时间了。九点半,还没回,是不是留在学校了?九点四十五分,电车晚了吗?九点五十五分,路上去便利店了吗?明明跟她说过不要那样做。十点,不会是在车站滚到站台里了吧?十点十五分,说不定被歹徒袭击濒临死亡了吧?或者连车带人被卡车撞飞了?十点二十分,肯定被谁拐到不见天日的世界去了。怎么办,报警吗?
当时,女儿比往常晚了一个半小时回来。
“和朋友说话,就晚了”,母亲这边暴怒得不行。
“柴门小姐,你看上去都不是很女人的样子,想不到母性好强啊”,我对一个最近刚生完孩子的年轻朋友说起为了女儿的迟归担心得不得了的时候,她这样对我说。
“虽然我读你的育儿散文,觉得你是个母性很强的人,不过还是生了孩子以后,才真正明白那种心情。”
没错。我以为就我会担心过度,所以问了几个朋友,大家都回答说,要是孩子晚回家了,每隔五分钟就要到阳台上去望。出事的状况会一个接一个的在脑中浮现,象现实中的画一样,折磨我。
加上去年刚开始上中学、每天乘电车上学的儿子,我每天尽担心这两个孩子回家的事,筋疲力尽。甚至都想到“担心得这么累,早知道不生孩子该多好”的程度。孩子成长(可爱)那部分的心情在减少,(让我担心、怨恨)的部分在增加。
不要再担心了啦,人家也这样劝告我,我心里很明白,可还是不由自主的担心得不行。
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搬家的故事,我也曾经因为担心孩子回家路上的事,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搬到学校前面去住。我说不定是孩子们讨厌的那种母亲吧。

(十三)男人的花心卷起了宠物热

松方弘树在离婚记者发布会上说道:“男人可以做到同时爱两个女人”,引来了女性评论员的强烈谴责。
松方先生没有读过[柴门规则5]吗?多半是没有。要是事先读过就好了。那样,就能避开女人反驳的理论了——“把对情人付出的爱情给我啊,作为妻子的我当然有被爱的权利!”。
打个比方,如果一郎选手说:“我打棒球很拿手,不过,踢足球也不赖哦。”
队友们大概就会说:“就算你足球也踢得很好,可你是棒球选手,现在还是先把踢足球的精力全部投到棒球上吧。”
道理是一样的。
“就算你还有精力去爱一个情人,但你已经结婚了,就该把那份精力投给妻子。”这是妻子的理论。
就算假定“男人能够同时爱两个女人”这个论调是正确的, “能同时爱两个以上女人的男人”和“要独占男人之爱的贪婪的女人”,是绝对无法达成妥协的。这么一来,世上的夫妇,就都只有离婚了。
不过,在能妥协的夫妇中,绝大多数都有个儿子。这个儿子虽然是个男性,却“绝对不会爱上母亲以外的任何女人”(限定,十岁以下)。
一看不见母亲就哭着叫着,连上厕所也要跟着,片刻不离。其他的女人当然都不在眼里。眼睛盯着的只有母亲一人。当然也不会花心看上隔壁人家的母亲。
很多生了儿子的母亲也都坦言:“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这样被一个男人需要和爱过”。
以我的经验来说,只要我老公稍微做出要搂我肩的样子,儿子就会一边嘿嘿的打他父亲一边叫着:“你要对我的宝贝妈妈做什么,流氓爸爸爸!哼!”
还有一次,我老公对我说:“你啊,脸圆圆的,还是个团子鼻”。女儿也很过分的对我说:“妈妈,你的脸圆滚滚的,好怪”。
“是啊,反正我脸也是圆圆的,鼻子也是圆圆的……”,我就假装抽泣着哭给他看,结果七岁的儿子用力拍着三十六岁的我的肩,说:“真傻,那些都很可爱啊”。
我这一辈子都没听人哄得这么好听。
“男人能同时爱两个以上的女人”,这样的假设至少对十岁以下的男人来说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母亲会对儿子那么执着?
为什么母亲会让儿子对她产生恋母情结?
那是因为女人理想中的爱,“儿子”会毫不吝惜的献给母亲。
与松方先生分手后的太太,好像今后也将与儿子一起两个人生活(注:本文连载当时)。
什么嘛,这不正是女人理想的生活嘛。
所以,有儿子的母亲,就算离婚了,以后再婚的可能性也很小。哪怕只尝过一次“极品爱”的女人,是不会满足于难出其右的爱情的。能够永不花心、比儿子还要专一的爱她的男人,应该是没有的吧。
话说回来,要命的是儿子过了十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就会离母亲而去。开始嫌母亲“啰嗦!老阿姨!”言行恶劣起来。
有时,也有些儿子走不过这种离开母亲的仪式。何止有些,最近巷子里这种儿子越来越多了。不过,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会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跟母亲产生距离的。
这样一来,母亲是不是就会磨磨蹭蹭的回到“能若无其事的同时爱两个女人”的丈夫身边呢?不!她们会把心放到比儿子还要爱得专一的“爱犬”身上。
最近的“爱犬”热,正是出于这个道理。

(十四)哺育完孩子的主妇会养狗

我家附近,有条俗称的“猫路”。由南往北直直的穿过安静的住宅街,长约百米。因为向阳,总有几只猫在围墙、沥青路面上睡午觉。所以上学走这条路的小学生们就给它取名“猫路”。
可是,有家临街的住户开始养了条大白熊犬。之后,那只狗的狗朋友们每天早上晚上都来造访,眨眼的功夫间,“猫路”上就没有猫了。
在我小的时候,要说养狗,也就是柴犬或者秋田犬,西洋狗的话最多也就是日本狐狸犬之类。而最近,从巨大的白熊犬,到卷毛的小狗,各色各样的进口犬在城里的各个角落散步。
“猫路”上白熊犬的小屋周围,简直就像个狗的万博会,各种各样的狗被主人牵着聚在一起。
多的时候有十只左右,占据了整个街道。那里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骑自行车时不得不避开横睡在路上的狗。
“真碍事”,我从心底里叹气。可是,狗主人们聊得热火朝天,一点都没有喝退狗的意思。因为狗主人清一色都是主妇。象超市生鲜食品卖场前、垃圾收集场旁,家庭主妇们只要一开始聊,那可是全情投入纹丝不动。私下说说,我也曾在超市的精肉架前站着聊过三十分钟。
主妇朋友们有很多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做不成朋友。如果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中学读书的话,还可以聊聊学校的话题,可是,如果孩子们进了完全不同的高中,原本的共同话题会马上消失,变得疏远起来。
在这一点上,以狗为媒的主妇朋友们,其朋友关系是永存的。因为狗不会升学,不会工作,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狗进的学校不如朋友家的狗而觉得不爽。
尽管如此,关于狗,真有那么多话好说吗?
我有时候会出于好奇心,侧耳听一下牵着狗的主妇团的聊天。
“我家CHAPY,肚子吃坏了……”等等,果然是在说狗的事情。
说到自家的猫啊狗啊,一聊就刹不住车的大有人在。
我的话,要是说到儿子和女儿,也是会聊得昏天黑地的。嗨,都是差不多吧。
有几个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同一个班而认识的主妇,一起开始养起了狗,是最小的孩子也进了小学的时候。也就是说,一对孩子无从插手,就想要一只可以管的宠物了。
想来,母性本能也是被开发出来的。少女时代沉睡在心底的母性,以怀孕、生产为契机,在女性的身体中苏醒过来。
然后,通过哺育孩子,母性越来越壮大。
就我自身而言,感觉与第一个孩子相比,第二个孩子时的母性更强。母亲疼最小的孩子,就是母性不断膨胀的结果。
母性,是照射在与其说是幼小者,不如说是弱小者身上的阳光般的爱情。街角,中年妇女们会对着年轻母亲怀中的婴儿连连说“啊,好可爱,好可爱啊”,那是因为在哺育了几个孩子之后,母性仍在释放的状态。
我自己也是那样。街上一看见可爱的婴儿,就想去摸他们的小脸蛋。
说不定就是因为没养狗的错。
许多母亲,在最小的孩子长大后,母性没有出口,就放到了狗的身上。
我住的小区大多是独门独户,也许是饲养条件好的缘故,总之,总有主妇们牵着狗在散步。
那么为什么是狗而不是猫呢?
狗,最高兴就是跟从主人,只要是主人的命令,会毫不犹豫的遵从。
要代替对父母的话一言不听的孩子,果然,不该是自由散漫的猫,非忠实的狗莫属。

(十五)漂亮母亲的儿子会晚婚

决定一个男人的女人观的,是他的母亲。因为从出生后的十多年间,没有别的女人会如此亲近他,并如此不断的影响他。(少数时候,也有类似婴儿和乳母之间的关系)
对年幼的少年来说,女人就等同于母亲。因此,在成年后如果要对女人下个什么评论的时候,就会先拿母亲来做比较。
大多数说“笨女人真讨厌”的男人,都是由高学历的母亲带大的。
而讨厌打扫的邋遢母亲带大的儿子,即使房间里脏乱不堪,也能坦然处之。所以,不善打扫的女人要是嫁给这样的男人就轻松了。
还有,嫁给做饭味道一流的母亲带大的儿子,那就辛苦了。因为你刚精心做好拿手菜,他会说:“哟,味道就这个水平?”
同样,漂亮母亲带大的儿子不会看上一般的美女。面前站了十个人,就认不出女人的脸了。话说回来,漂亮母亲的儿子未必长得英俊帅气。如果爸爸长相中下,而他又长得像爸爸,那他就也长相中下了。明明自己长得差,却还嚷嚷“不是超级漂亮的不要”,所以不会早早找到结婚对象。所以,有个漂亮母亲的丑男基本上晚婚。
等到到了尴尬的年纪,被母亲恳求着“求你了,成家吧,和谁都行”,终于与门当户对的相亲结婚。
“自己长得就那德行,凭什么喜欢美女”,被人这么想的男人中,有几成都是母亲长得漂亮的。(虽然单纯丑男爱美女的本来就多)
相反,也有母亲长得不漂亮,而儿子却很英俊的情况。(隔代遗传等多种原因)
“咦,长得那么帅,怎么娶个长得那样的女人?”如果仔细观察那种夫妻,男人的母亲长得不漂亮的居多。
对这种男人而言,世上的女人大部分都是美女。即使是一般的女人,也会感激的觉得“还真是个漂亮的人啊”。对女人来说这样的男人是尤物。
就这样,对儿子来说,母亲的存在是桩大事。
强势的母亲带大的儿子,只觉得强势的女人有魅力,女人光是贤淑还不够。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所说的例子都只限于母子关系不错的情况。
憎恨母亲的儿子,会喜欢和母亲完全相反类型的女人。
讨厌父亲的女儿,会和父亲完全相反类型的男人结婚。
不过,在日本这个母系社会里,仰慕母亲的儿子要比讨厌母亲的占压倒性多数。所以,评论女人时总是要和母亲作比较。
被母亲管教得严的儿子,哪怕到了四五十岁,还是会说“我怕我母亲”。
所以,不会干大恶事,母亲完全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存在,从小时候起就已经刻骨铭心,一生也走不出来了。
被母亲骄纵惯养大的儿子,因为没人训斥,所以即使觉得内心不安,也还是会做坏事。
当然,逃不出母亲阴影的,并不只有儿子。做女儿的也会有恋母情结。
非常爱母亲的女儿,绝对不会和母亲反对的男朋友交往。
这种女儿,基本上会和母亲喜欢的优秀男人结婚,婚后与母亲一起住(丈夫处于招女婿状态),永远会和母亲手拉手出去购物。
这种人家的女儿,男人要和她谈恋爱是不可能的。要和走不出娘家的人谈恋爱,不可能。
要不然,恋爱就成了和养育她的家庭(母亲)打仗。
女人要是觉得恋爱对象的母亲和自己很像,那就已经不战而胜了。要是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漂亮女人,那就得做好打一场攻坚战的准备。如果陷入了一场久战,那就等上了年纪,终究还是能夺取胜利的吧。

(十六)你叫他学习就学习的孩子,是没有的

机器猫》里的大雄,一直被妈妈训:“去学习!”
那个情节孩子们一边看一边笑得稀里哗啦,可是几十分钟后他们就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不要只顾着看电视漫画,去学习!”
于是孩子们磨磨蹭蹭回到自己的房间,可没有一个在用心学习。敷衍做几道计算练习题,尽是错误。或者练习汉字,可也只是照着笔画写,根本不用脑记。即便如此,父母一看孩子坐在桌子前,就满意了,“在学习呢,不错不错”。
这样的孩子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果然,分数很差,引得母亲暴怒:“妈妈那样叫你去学习去学习,你还一个劲的看电视。以后不许看《机器猫》了”。收走孩子最喜欢的漫画,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总之,这个就是现代日本典型的母子关系。
学习的孩子,不等父母说,就在学习。
不学习的孩子,即使父母说了,还是不会学习。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世上的母亲就是不明白呢?
事实上,我也不明白。昨晚我也对着初中一年纪的儿子吼道:“要是有时间打GAMEBOY(手机网络游戏),学习去!”
当母亲的,肯定有一种对孩子不学习暴怒的本能。不然,无法理解。
一边大脑中是如此清醒的明白强制学习毫无意义,可一边身体却不可控制的喷出怒火。
一般来说,母亲比父亲更啰嗦孩子“去学习”。要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基于母性本能有些什么?莫非是隐藏着关系到孩子生存问题的重要关键?不管富有、贫穷、有教养、没教养、美女、丑女……一做母亲,全部口口声声“去学习”,唯一的理解只能是:上帝安排了她们不得不这么做。
下面,我做了些假设。母亲固执的对孩子说“去学习”,是为了
①教孩子知道:人生就是听别人说来道去永无宁日。这是为了训练你面对唠叨的忍耐力。
②如果在孩童时代对“去学习”的无意义打上烙印的话,长大后,就不会对不学习的人另眼相看。
③让他学习:即使被别人唠叨,也绝不为他所动。
关于其中的③,似乎还很有可信度。
街上随处可见的海报上,常有向青少年发出的名人呼吁。可是在被巨人队的松井选手(注:当时连载时)大喝“拒绝兴奋剂”时,"不碰兴奋剂的坏处到底在哪里呢"?这种想法恐怕就是那种被母亲一说“要去学习”,就立刻听话回答,从一流大学毕业,然后吃公家饭的少数孩子的心理活动案例。这种公家饭对大多数的(大雄)是无效的,这个他们不明白。
接下来是第④个假设:
通过母亲的唠叨,认识到母亲太烦人,由此催化母子分离。
母亲要是太明事理,孩子就会恋母离不开。于是,日本就会人尽恋母,结婚率低,出生率也下降,进而亡国。——为了避开这个问题,保存人种,母亲被植入了在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变得啰嗦、被孩子讨厌的遗传因子。
催促男孩学习比对女孩更啰嗦,是因为男孩的恋母情结会成问题。
对怎么说也不听的孩子,母亲也终于放弃,意识到孩子的远去。所以,母亲的“去学习”,是母子分离的一种仪式。

(十七)世上的男人有失教养,就成了日本男人

因漫画采访,我和几位香港女性聊天。我当时打算创作香港女性和日本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可她们异口同声说:
“香港女人和日本男人谈恋爱,百分之九十九不可能。”
我面前的几位女性都是来日本留学学习语言的,所以应该也算得上是亲日派。可尽管如此,她们仍断言:
“我们不和日本男人谈恋爱。”
据说理由是:①没礼貌,②不善沟通,③神经质,④小气。香港人虽然身处亚洲,却在英联邦礼仪文化中长大。所以,从一生下来就被教育要女士优先。日本男人光是比女人先出电梯这一点就出局了(不知这很没教养)。
还有,男人要经常留意女性,要常常说:今天也好漂亮,化妆变啦,那衣服很配你哦等等。不然,好像就成了(奇怪的闷男人)。而且,男女平等,女员工绝对不沏茶,吃饭时食物大份分小份也是男人的活儿。
“哇!真让人羡慕啊。太棒了,香港真是女人的天堂啊。”
我不禁感叹。同行采访的日本男编辑开始低下头手足无措起来。可是,
“虽然香港女人不喜欢日本男人,日本女人却是香港男人的梦中情人。这种组合的夫妇很多”
香港女性接着说。我很惊讶。
原来结果,满脑子西方礼仪和男女平等的香港男人,骨子里喜欢的还是又给自己沏茶,即使自己只穿条内裤趴着睡也不会怒目圆睁的那种女人。
有学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同性恋和虐待儿童的案件多,就是因为社会要求男人表现绅士,家庭中连洗碗也讲求男女平等,造成男人压力堆积,内心扭曲,以向弱者施暴、或讨厌女人的形式发泄出来。说得极端一点,这甚至让我觉得男人是那种如果不教育,就不会从心底里去珍惜女性、尊重女性的高级动物。
不管在公司里地位多高,回到家穿着大裤衩在妻女面前坦然地放屁。这些岂能认同为尊重妻女的人格?但如果得不到认可,会不会变成同性恋,或暴力家庭?这么说来,岂不是可以认为,日本的安全仰仗于日本女性的宽容心。
后来有一次,我有机会和一位与香港男人结婚、婚后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的日本女性聊天。
她的意见也基本上和香港女性相同。
“香港男人没有日本男人好色;并且,宴席上不喝酒,所以也没有醉鬼;没有色鬼;只要对女人动手,哪怕是夫妻也会被逮捕,所以绝对不会动粗。”
即使被色鬼骚扰、被醉鬼纠缠、被性骚扰、被丈夫殴打,大部分的日本女人都只是一味的忍耐。这样想来,日本似乎建立在宽容的母亲和没教育好的儿子的关系之下。
不过,那位在香港住了十五年的女性说:
“可是,不管男的也好女的也好,事无巨细互不相地争来争去的香港人,我不敢苟同。还是日本人好啊。”
日本有过一本书,是关于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人怪事,结果读完后,日本人感叹说:
“不管外国人说什么,还是做日本人好啊。”
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女性,也有人真心表示:为男人付出一切是我由衷的快乐。
在这次采访中,我曾有过一次希望和香港人结婚的念头。
可是那样一来,我似乎就不能在自家的客厅里趴睡在暖炉旁了(哪怕不是只穿着内衣),也不能流着口水睡午觉了。想想,还是只有忍耐丈夫的放屁样子,在日本过完一生了。

(十八)阿姨成群,必在四人以上

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会去几次京都。京都似乎是日本女性的向往之地,不管去哪个景区,女性的身影都很吸引眼球。
当然不只有京都是这样。两人结伴的OL、阿姨团在景区占压倒性多数。
很少看见阿姨两人结伴同行。那是因为阿姨们是没有力气连着几天一对一的相处和旅游的。无话可说时的尴尬要怎么补救,吵架后要怎么重归于好,光是考虑这些,就已经嫌麻烦了。
在这一点上,如果有三人以上,人际关系就有个缓冲了。
因为“两个人聊天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看风景,轻松愉快。”
不过,三人有三人的难处。二对一意见分歧时,会有可能被排挤。
所以,数字至少得是“四”。即使两个人吵架,剩下的两个人关系好就好。不善聊天的女性,四次聊天里聊一次就可以了,也轻松。不,旅行中即使一次都不聊也没有关系。只要凑个数就可以。因为阿姨是抱团一族,人多会更有安全感。
我从没听说过有在京都景区转悠的大叔团。
在旅游景区见到的大叔,要么是夫妇一起参加旅游团,要么是公司旅游的一员。投缘的四位大叔朋友一起走访大原这种事,这个世上会有吗?
要是大叔两人游,会被人怀疑是同性恋。
大叔们一起钓鱼啊打高尔夫之类的旅游团倒是很多,可是,“和投缘的朋友一起去京都逛逛”这种团,我想是没有的。
这一点上,感觉大叔和阿姨们对旅游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经常听说大叔一个人去旅游,可从来没听过阿姨一个人去旅游。说起来,有句话说:男人是旅人。要是团队游,旅人这个词中包含的孤独感就荡然无存了。旅人,有种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的感觉。
而成不了旅人的女性,也许只是在团体游中体验旅的感觉而已。
阿姨会和附近的熟人、或者熟识的旧友一起组团旅游。目的地定在京都啊夏威夷等地,聊天的对象都是熟悉的人。这样一来,难得旅游就等于只是把日常生活换了个地方。
人们常说旅游是一次不寻常的自我发现,这话对阿姨团不适用。旅游只是日常生活的横向平行移动而已。
概括起来说,“真想不用操心准备做饭啊洗澡水啊,由着性子聊个痛快”,阿姨们就是冲着这个理由组团旅游的。
女人的这种乐趣,我想男人一辈子也明白不了。
女旅游团,花在买土特产上的时间很长,这一点也和男旅游团不一样。
我丈夫海外旅游两周后回来,买的土特产也只是“啊?就这么点!”的程度。
而我哪怕是一天两晚的京都游,买回家的土特产也是堆积如山。女伴们出去旅游,只要体力允许,就会满大街来回找土特产。
丈夫的理论是:“为什么旅游一定要买土特产?日本各地的名特产,东京的超市里就可以买。”
道理是没错,可我还是会买。采访旅行时同行的女编辑也说:
“只要和柴门一起旅行,就能尽情买土特产,真高兴。和男作家的话,就会一直被催没有时间买啦。”
喜欢土特产这一点,OL和阿姨都一样。
所以,阿姨团在风景区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一个阿姨买,肯定其他两个三个人也会买同样的东西,“啊,那个,我也要”。就这样,阿姨团和风景区友谊长存。

(十九)路上阿姨排排走

阿姨一族成团,走路排成排,占满整条道。就像一部很老的电视连续剧《GMEN 75》的开幕式中,GMEN横排列队行进,简直是情景重现。一条道排满,以同样的速度“一二、一二”向前走,跟在这个队伍后面的人,一律走不过去。阿姨们俨然就像一堵墙,堵着别人的去路。
为什么要排成一长排?因为阿姨们没有尊卑高低之分,是个人皆平等的集体。
夜晚繁华街头的醉酒大叔一族里,看不到排成一排的队伍。上司、部下、前辈、后辈的一群里,人员安排自有规矩。冲在前头的是新人,因为得奔走确认下一家店还有没有空位。
阿姨们没有这种担心。
排排走到饭店,推开门,
“哎呀,满了。怎么办?”
“怎么办啊?”
你问我,我问你,怎么办、怎么办?,结果是谁都不做决定,继续排成排,往另一家店走。没有老大,也没有跟班。
这就是排排走阿姨团。总之,唯一的规矩是(随大流)。不能突出,不能太低调。东西有一个人买,其他人肯定也买。不允许就我不买、就我不去、就我不参加。否则就会被这个集体淘汰。
虽然说的是阿姨团,并非只指中年妇女。年轻妈妈团、OL团、女高中生团也一样。
观察了几个女性团后注意到,同一团里的成员服装、配饰、发型都非常相似。
年轻妈妈团清一色拎路易威登的包包,女大学生团清一色普拉达的登山包,女高中生团清一色黑色系化妆,阿姨团清一色戴遮目太阳镜。
拎路易威登包包的女性和拎布艺民族风包包的女性,绝对不会在同一个团。拎布艺民族风包包的女性加入穿作务衣(一种日本风布衣)的团。
现在排排走的阿姨们,估计年轻时应该是拎路易威登包包的OL团,再之前是爱穿一样袜子的女高中生团——总之,价值标准永远都是(随大流)。
不过,不管什么年代,都有不参团的女性。
“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她们是我行我素的风格。
几年后她们会变成怎样?不管去哪里、做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单独行动吗?
近年来,我热衷于参观美术展。大型展览会上,排排走的阿姨成群结队。其中,看到了中老年夫妇的身影。
这在十多年前是很少看到的。
最近几年,夫妇俩指着画交谈的身影引人注目。
我以为,那是拒绝随大流的女性苦尽甘来的身影。
喜欢随大流的团队会和大家作出同样的选择,与一心工作、人生按部就班的男性结婚。可是,婚后丈夫忙于工作连话都很少说,无聊之余,和同样情况的太太朋友们抱团出行。经年日久,和丈夫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所以,就算成了阿姨,也还是只和阿姨朋友们外出。
但是,选择我行我素人生的女性,不会按社会普通的价值标准选择结婚对象。她们会选即使收入低、但明白人生丰富含义的稀有男性,所以,中年以后也能夫妇相随。
虽然现在经常被称为竞争社会,但在阿姨界是没有竞争的。
因为排排一起走就满足了。如果是OL团或女高中生团,可能还会为争夺好的结婚对象起竞争,可已婚的阿姨们是已经没什么好争了的。于是温吞水般的人际关系,二十年三十年平心静气的维续下去。
女性的平均寿命肯定还会延长。排排走的人,没有压力负担。
路上阿姨排排走(规则19)
阿姨一族成团,走路排成排,占满整条道。就像一部很老的电视连续剧《GMEN 75》的开幕式中,GMEN横排列队行进,简直是情景重现。一条道排满,以同样的速度“一二、一二”向前走,跟在这个队伍后面的人,一律走不过去。阿姨们俨然就像一堵墙,堵着别人的去路。
为什么要排成一长排?因为阿姨们没有尊卑高低之分,是个人皆平等的集体。
夜晚繁华街头的醉酒大叔一族里,看不到排成一排的队伍。上司、部下、前辈、后辈的一群里,人员安排自有规矩。冲在前头的是新人,因为得奔走确认下一家店还有没有空位。
阿姨们没有这种担心。
排排走到饭店,推开门,
“哎呀,满了。怎么办?”
“怎么办啊?”
你问我,我问你,怎么办、怎么办?,结果是谁都不做决定,继续排成排,往另一家店走。没有老大,也没有跟班。
这就是排排走阿姨团。总之,唯一的规矩是(随大流)。不能突出,不能太低调。东西有一个人买,其他人肯定也买。不允许就我不买、就我不去、就我不参加。否则就会被这个集体淘汰。
虽然说的是阿姨团,并非只指中年妇女。年轻妈妈团、OL团、女高中生团也一样。
观察了几个女性团后注意到,同一团里的成员服装、配饰、发型都非常相似。
年轻妈妈团清一色拎路易威登的包包,女大学生团清一色普拉达的登山包,女高中生团清一色黑色系化妆,阿姨团清一色戴遮目太阳镜。
拎路易威登包包的女性和拎布艺民族风包包的女性,绝对不会在同一个团。拎布艺民族风包包的女性加入穿作务衣(一种日本风布衣)的团。
现在排排走的阿姨们,估计年轻时应该是拎路易威登包包的OL团,再之前是爱穿一样袜子的女高中生团——总之,价值标准永远都是(随大流)。
不过,不管什么年代,都有不参团的女性。
“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她们是我行我素的风格。
几年后她们会变成怎样?不管去哪里、做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单独行动吗?
近年来,我热衷于参观美术展。大型展览会上,排排走的阿姨成群结队。其中,看到了中老年夫妇的身影。
这在十多年前是很少看到的。
最近几年,夫妇俩指着画交谈的身影引人注目。
我以为,那是拒绝随大流的女性苦尽甘来的身影。
喜欢随大流的团队会和大家作出同样的选择,与一心工作、人生按部就班的男性结婚。可是,婚后丈夫忙于工作连话都很少说,无聊之余,和同样情况的太太朋友们抱团出行。经年日久,和丈夫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所以,就算成了阿姨,也还是只和阿姨朋友们外出。
但是,选择我行我素人生的女性,不会按社会普通的价值标准选择结婚对象。她们会选即使收入低、但明白人生丰富含义的稀有男性,所以,中年以后也能夫唱妇随。
虽然现在经常被称为竞争社会,但在阿姨界是没有竞争的。
因为排排一起走就满足了。如果是OL团或女高中生团,可能还会为争夺好的结婚对象起竞争,可已婚的阿姨们是已经没什么好争了的。于是温吞水般的人际关系,二十年三十年平心静气的维续下去。
女性的平均寿命肯定还会延长。排排走的人,没有压力负担。

(二十)大嗓门多自夸 快嘴多“学问”

选举的时候,每个候选人都会上电视造势。你以为他们会跟你讲政策,可基本上都是些自夸。有些候选人80%的时间都在自夸。而且,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大嗓门。
即使不是政治家,只要一开始自夸,嗓门就自然而然变大了。
“再多听我夸夸自己啦”,是内心的声音偏离了所谓音量调节的理性之箍的束缚吗?
小孩子一上小学,首先学的就是“大声说话”。可是我想,人的嗓门大小是天生的,和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大嗓门的人,性格大多喜欢别人注意、自我表现欲强。低调内敛的大嗓门,我还没遇到过。
人会对大声产生警觉。总之你要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只要大声说话。俊男靓女不用出声自然就吸引别人的注意,所以,俊男美女中没有说话超大声的。第一,即使长得眉清目秀,只要说话大声,别人就不会把她当美女。
发出“注意我吧”的信号后,就是滔滔不绝地自夸“佩服我吧”。要是身边没有打断的人,自夸就进入创作的领域,发展成纯属夸大妄想狂的吹牛。要是身边再没有打岔的人,他(她)就成宗教教主啦,或者政治家。
教主、政治家很多都谎报学历、经历,就是为了让别人更佩服、好吹牛皮的性格。
大嗓门的人是在众多的听众面前说个不停的舞台演员。比方说,垃圾堆场前的平坦大道上,要是有个阿姨召集了附近的主妇们大声聊天,那她就是个优秀的舞台女演员。
人们常说,拜电视所赐没有真正的女演员了,就是这个原因吧。对着镜头缩手缩脚秀演技的,不是真正的女演员。只有站在讲台,有能量让你目不斜视的,才是大明星。
另一方面,也有人虽然嗓门不是很大,却口若悬河。“学问”人里面这类比较多。
以前坐电车时,见过两个年轻人,其中的一个就哪个电脑软件好,跟另一个滔滔不绝的讲了二十分钟以上,语速很快,毫无抑扬顿挫之感,是个所谓“学问”型的家伙。
对知识自满,硬要别人佩服,这一点来看也是自夸。只不过这类人把夸大妄想隐形后,动用貌似客观的数据,不让对方插话。所谓貌似客观,其实大多只是引用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总之,为了在短时间内炫耀尽可能多的知识,就口若悬河了。
说白了,大嗓门男人也好,口若悬河的学问男人也好,都不讨女人喜欢。为什么?因为这两种人都不会听对方说话。
对话本来就成立于双方的接发球。听听对方的意见,然后“噢~”想一会儿对方话里的意思,沉默会,再开始讲。不这样,是不可能互相理解对方的。
自顾自喋喋不休的人,初一看是个社交型的人,其实是个无法与人深交的孤独者。
也许是我自己年纪大了的缘故,我曾经以为说话的多少才是人际关系的根本,可现在觉得话不多但维持很久的才是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虽然生活不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但我开始憧憬那种不必多言、紧握着对方的手就能了解、一起分享生活的夫妇。
第一,人可以无限多的说话。如果絮絮叨叨的说下去,大多的话题就变成了自己的夸耀或者别人的闲话。
话题丰富听众多的人年轻的时候会很红,可上年纪后,反而会被疏远。因为周围的人也变得挑剔了。话痨要是不自夸、不说人闲话、不显摆“学问”,肯定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二十一)男人记不住花名

向田邦子的短篇小说《花的名字》里有个中年男人,除了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以外,花名鱼名野菜名一概不知,唯一知道的花是樱花,桃花和梅花也分不清,猫也搞不清哪种是暹罗猫或者波斯猫。
其实日本男人,特别是生意人,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不,不仅仅是成年男人,男人好像从小时候开始,就记不住花名、树名。我看着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这么想。
不管怎么教,就是记不住油菜的花瓣有几个。象月见草啊白落葵啊是已经放弃教了,可偏偏任天堂的口袋妖怪是几百个都能背得出。
男人和女人,大脑构造本来就不同。可能女权主义者要抨击我,可我从来都是这么认为。
女人很多是路痴。
前几天,电视节目里揭开了一个奥秘:据说女性连动左右脑的通道比较宽,所以语言和知觉容易混乱;而男性的通道比较窄,所以一个语言对应一个知觉,能缜密的组织理论。比如说,那家邮局左拐、第三条路转弯就到目的地,女人会说:
“春风宜人,总觉得往那边走就对了”,不管方向往前走。
恐怕在尚未解明的大脑构造中,必定藏着什么功能,把花名锁在了男性大脑之外。要是有人问:正宗花匠怎么解释?我大概会回答:女性也有方向感很好的。虽然这等于没回答。
我的大脑里,好像有个功能把POCKET BELL(手机发送文字)的功能名锁在外面了。一边看说明书书,一边给女儿发信息,从没试成功过。
“帮我TEL。妈妈”
连文字都不会发送。可就连这个,女儿都会发回信息来说。
“BELL都打错了,就知道肯定是妈妈”
虽然有PHS,可是音量调整啊信息提示音变更啊都得让女儿帮忙。高中一年级的女儿能非常灵巧的搞定。也就是说,机械盲不是女性特有,只常见于进入某年龄段的女性的大脑构造。
大脑系统,好像会随着年龄变化。
我年轻时那么避之不及的拜庙和走山路,现在变得其乐无穷。过三十五岁的时候有点苗头,到了年过四十的现在,想着“余生就去拜遍佛像。”
那么,年轻时一根筋工作的男性的心也会被野山的花花草草夺走吗?
不巧的是在我周围,还没有乐于走山路的小老头。
过世的父亲曾经很喜欢走山路,可一直是心系远处的山峰,从未留意脚下走过的路。与花名一生无缘的男人还很多吧。
向田的《花的名字》中有个“包袱”。因为教俗气丈夫花名的缘故,以为一直都在好好调教的妻子有天知道了丈夫有情人的事,而且名字叫TSUWA子。名字取自TUWABUKI(石蕗:菊科多年草),妻子想。丈夫肯定对情人说过:
“是TUWABUKI的那个TSUWA子吗?”
可是教丈夫那个TUWABUKI的,是我。你可是我调教的男人的情人哦,妻子对情人抱有一种优越感。反正,情人是赢不了妻子的。给每天同吃同住耳濡目染的夫妇做情人——
不过,丈夫对着艳子说过的是:
“是TSUWARI(つわり:妊娠呕吐)的那个TUWA子吗?”
以为是教过的,但什么都没记住——花的名字。
基本上,并不是什么“因为是一般常识,为了不在人前出丑,要拼命记住的”知识。
所以,我放弃了教儿子花名。记得喜欢的口袋妖怪也不赖啊。

(二十二)被别人偶然说中的东西,相信就受骗了

可疑的救世主以布施的名义大肆敛财的案例不绝于耳。
从很多年前开始,媒体就敲响警钟,“对你提出巨额布施要求的新兴宗教很可疑”,可不听提醒、被骗的人还是被骗了。
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想。
当一个人要仰仗宗教和占卜的时候,精神上已经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了。现实生活中走投无路,敲他们的门时,是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心态。
某女性杂志的编辑,为下一期占卜特辑组稿,走访了一位占卜师。占卜师提出难得的机会要为他的烦恼算上一卦,但那位编辑是个靠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人,干脆的拒绝说:
“我没有烦恼。”
“多少总有一点的吧”,占卜师说。
“不,真的没有”。
“免费哦,我免费给你占卜,你随便说点什么好了。”
可他还是什么都没说。这种人,绝对不会被可疑的宗教套进去。
我有一次去拜访过一位占卜师。当时,我非常脆弱。父亲去世和儿子遭遇交通事故相继发生,相当消极。
要在平时的话,我会像前面说的那位编辑一样,断然拒绝:
“没有烦恼。就算有,我也能自己解决”。但亲属们的灾祸让我深受打击,彻底进了占卜师的套。
“你家附近有条旧大街,还有地藏菩萨吧”,他说。
“是、是的,你怎么知道?!”我大吃一惊。我家就沿富士大道,路边有很多神坛,供着地藏菩萨。
“从前那附近交通繁华,被马撞死的小孩很多,所以才供着地藏菩萨。你儿子遭遇交通事故,就是那些死去孩子的亡魂所为。”
我“啊,啊”深信不疑。
我岂止是相信,都想拜他为师了。
顺便问起父亲的事,回答说:
“你父亲从小家境贫寒,吃了很多苦,自己赚学费读书,毕业后事业成功。”
咦?我听说父亲是地主的儿子、奶妈带大的少爷啊。对,那肯定是父亲为安慰我骗我的,其实贫寒辛劳……已经被彻底洗脑的我,更相信的不是父亲,而是占卜师的话。
结论:被占卜骗的人心智脆弱,即使占卜师说的十成里有七成不对,只要三成说准了,就会认定“他说的都准”,错的那七成就当没听见。这就是被骗的人的心理。
赌徒也是一样。热衷于赌博的人,会忘记自己以前赌输的事,只记得赌赢的时候,所以即使输了又输,还是要去赌场。
入学考试也是一样。过去三次模拟考试,一次考得好,两次考得差时,就会忘记差成绩,用好的考分作为标准选择志愿,结果是失败。
一次好成绩是偶然,赌马赢是偶然,占卜师说中的“三成”也是偶然。
仔细想想,住在东京都内,肯定有以“大道”命名的道路从家附近通过,而且“大道”上总有地藏菩萨。所以,说这个是偶然,倒更像是命中概率很高的“定理”。
说父亲贫寒,也是因为在我父亲出生的昭和初期,日本百分之九十都贫困。
进大学的男的不到百分之十,但因为知道父亲是大学毕业,所以占卜师就捏造了些辛劳之类的话。
但父亲兄弟五人全部大学毕业,所以父亲是财主的儿子才是真的。现在的我很明白。
可是,心智脆弱的时候,连这个也看不穿。
所以,我对给可疑的宗教献了很多钱的人,笑不出来。

(二十三)占卜是“以貌取人”的职业

我曾去香港采访过关于占卜的事。那里,造房子喜欢看风水,不,不是喜欢或不喜欢,可以说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黄大仙的求签算命很有名,据说很多人把人生岔路口的选择交给它。虽说是寺庙里的签,但和日本风俗略微不同。给佛祖供上猪和鸡肉后,从筒里摇出一根像一次性筷子一样的竹棒来。把它当成是筷筒里竖着一百双一次性筷子就对了。上下摇晃那个筷筒,会不可思议的只掉出一根来。那一根上写着号码,有人递来对应的签,可那签上写的也和日本不一样。不是像大吉、小吉、等的人不来之类通俗易懂的内容,而是抽象的中国诗词,连当地人也不太懂(象:恐怕七月的空中会有大魔王降世之类)
接着登场的,就是占卜师。他们在寺庙里开设店铺,对应求签人的烦恼解释签文。
“你最想问什么?”算命师问我。
“家人能不能和睦相处?”我说。
“噢—”,算命师凝视着签文,说:“要当心你先生和别的女人有染。”
就这些,解签费三百日元。
同行的两位男编辑也求了签。一位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帅哥。问恋爱运,回答说:
“要小心恶女。”
另一位年近四十,因为最近刚调进编辑部,问事业运,他答道:
“赶紧换工作吧。”
我想,要是那样的话,我也会啊。要说家庭不和,肯定是夫妻关系。我这个问签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有情夫的人。那就只有我先生啦。所以,才会说“当心你先生和别的女人有染”。
年轻的帅哥→肯定很多女人喜欢→可是也烦恼→“当心恶女”
为事业迷惑的四十不到的男人→要想改变人生,现在是最后的机会→“换工作吧”
概括起来,从求签人的烦恼和风貌自然就能得出结论。
说是占卜,更像人生讨论。
不过,那也行。
光从把烦恼化成语言说出口这一点,人就得到很大解脱了。而且,不会被粗鲁的拒绝说:“真麻烦,不用絮絮叨叨说那些无聊的事吧”,
他们会一直看着你的眼睛听你说。
当天晚上,我们又上街挑战了看手相。看脸相和手相。不过比解签贵多了,花了五千日元。
“脸相不是很好啊”,他突然说。
“结婚啊,在日本不行。去外国吧。国外会遇到跟你相配的男朋友。”
看来这个占卜师以为我还是独身。带着香港观光协会的成员和翻译们,毫无魅力可言的颜色单调的职业打扮,恐怕,他以为我是个高龄未婚的日本职业女性。
占卜,真是个以貌取人的职业啊。我又一次这么想道。
编辑们嫌太贵没看手相。他们问我:“柴门小姐,看下来怎样啊?”
我回答说:“说我的男朋友在国外”。大家都笑:这样看来,还是白天的解签有点可信度啊。
当时是七月,那些事都已经忘光了,可是八月,我去看了一场外国舞蹈演员表演的男性脱衣舞表演,叫J-men’s。
如此近距离看到外国男人的裸体,我至今为止的人生里构筑的价值观崩塌了。
“果然,男人要看身材啊。而且是黑人。黑人舞者那么柔软有弹性的身体。也许那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美’。”
回过神来,我娇声叫着向舞者不停挥手。
表演结束后,我一边给喜欢的黑人舞者小费,一边贴着他的耳朵用蹩脚的英语说:
“see you again. I love you”
莫非,说外国有男朋友的事,指的就是他?

(二十四)人越上年纪越内外一致

孩子的家校联谊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e)上,去了许多母亲。
很少出席的我稀奇地观察着母亲们的脸,想:果然是东京郊区安静的公立小学,母亲们也大多很朴素啊。
突然,有个迟到的女性大声喧哗地走进屋来。
长波浪头发、紫色眼影、紫色口红、黑色迷你裙加上网格连裤袜,那打扮跟其他母亲之间截然画出了一条区分线。
我直觉“这种人,外向、大嗓门,不听别人说话。”
果然,别的母亲问“一”,她的回答有一百倍的量,而且话渐渐跑题,到最后不可收拾。
她人也不坏。想要活跃气氛的话,这种人才是必须的。但是,拎不清情况、说话不得要领。
尽管如此,却是不逢迎别人、内外一致的人。
阿姨,要是画了粗粗的眼线,肯定是个外向健谈的人。
阿姨,要是喜欢迷你紧身裙配网格连裤袜,肯定特别喜欢小酒吧的卡拉OK。
到了阿姨的年纪,外表给人的印象和内在会统一。
可是年轻女性就不同。
染金发、脸上打环的女孩说不定其实是个内向、害羞的人。
要是个染金发的阿姨,十有八九是又抽烟又喝酒声音嘶哑的人。
我回想我的少女时代,戴着眼睛梳着长辫的秀才型女孩其实是个喜欢搞怪的人,土气老是穿着过时衣服的女孩其实家里很有钱,等等。
可是仔细想想,那也正常。
少女时代,总是不懂流行,朋友怎样也怎样,或者得听从父母的意见。
所以,真实的自己和外表不一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过到了阿姨的年纪,已经不赶流行了,会几十年死守自己已经定型的个性,坚持模仿美空HIBARI生前一贯的眉毛和眼线的画法。
当然,也不会朋友怎样就怎样。
每个人心里都在想:“那个太太穿的衣服,真怪。”
而且父母、丈夫、孩子都不会拿阿姨的衣服来挑刺。
所以阿姨的外表有时候会就这样个性爆发、一直偏执下去。
不受他人影响,再加上到了阿姨的年纪,外表就渐渐反映出她的内在、人生和生活态度。
其中,也有一些对流行敏感的阿姨。但这些人会分类为“对流行敏感的阿姨族”。
我想大叔们大概和阿姨们也一样。年纪越大,外表就越像内在的镜子。
把白发奇怪地烫成波浪的大叔大多是知识分子型。知识分子喜欢DASYARE(一种同音意异字游戏),绝对不会大声说个不停,永远都是轻柔的、慢慢的,声音低沉。
短发、喜欢黑社会般衣服的大叔性子急。我想是不是正因为性急,所以经常往理发店跑。
而学者大叔多油腻的长发,恐怕是因为耐心好的性格吧。不管头发怎么长怎么碍事,就是耐心好好的忍着不去理发。
就这样,到了大叔的年纪,外表和内在、职业都连结在一起。
对于我这样把漫画当职业的人来说,外表和内在一致的人,其实很无聊。见面后发现这个人和想象中的一样,就觉得极其无趣。
“以为是那种人,其实是这种人,吓一跳。”这种是刺激漫画家创作力的人物。
所以,对我而言,大人没劲。孩子和年轻人的话,还能让我吃惊,激起我要描绘的创作欲。
会不会哪里有有趣的大人呢?

(二十五)女PTA会长的体型是四方形

有件事一直觉得很不可思议,男人为什么喜欢招待。
最近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是:商界招待官员的次数和金额。官员们似乎总喜欢高级料亭。我想,人做了官员,就会变成和食通吗?虽然我觉得偶尔下城的家常菜饭店也不错。我知道几家家常菜饭店,味道绝对不输给高级料亭。
有时也会有人在高级料亭招待我。确实很美味,可是我更感谢被人带去美味的泰国料理店。因为我觉得里面放了椰子的绿咖喱是这个世上最美味的。所以我想,如果我做了官员,为了讨我喜欢,商界会连日在泰国料理店招待我。
可我好像大错特错了。
官员并不是喜欢高级料亭里的和食,而是喜欢“在高级料亭被招待的自己”。
不只是官员,男人大多数都喜欢“在银座的俱乐部里喝酒的自己”和“被酒店黑色接送车迎来送往的自己”。也就是说,非常喜欢“成功的自己”。高级料亭、银座的俱乐部、黑色的酒店接送车全都只不过是跟随成功而来的附属品。大概登上月刊《文艺春秋》的《同级生交欢》的凹版印刷版面,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得意、了不起的事。
我是女的,对那种感觉完全理解不了。虽然女性官员中,说不定也有为接受招待而得意的人。
从“很官僚”这个词中,人们总是会想象男性。我是最会这么想的,说起官员,脑中就只浮现出穿着西装四方脸的大叔。权力啊权威啊时代感啊之类,就抱着那种印象。实际上我所看见的公务员中,也有现代感的年轻人,但“官员”这个词怎么着都是四方形很凝重。是不是那种方形的感觉强化了男性化的印象?
想着想着,记起我在家庭主妇中也见过官员一般的人物。
PTA的会长。
会长基本上由当地有名的男性担任,但有时作为学生母亲的家庭主妇也会接受推荐当会长。
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四方形。不是脸,是体型。所以,虽然是阿姨,容易被错认成是大叔。
女人到了中年大多会发胖。人们经常说的茄子体型:上半身已经萎缩了,但下半身却很肥胖,屁股一圈圆滚滚的,下腹部胀得像西瓜一样。
不过, PTA会长一类的女性是四方形的胖。不是虚胖,而是实实在在大骨架的感觉。你想起土井高子就对了。PTA会长,还有女校长,绝大部分都是那种体型。
我做了个假设。
担任官员啊组织的领导人啊,本来就是不适合女性的职业。从生物学看,女性孕育生命,不适合强硬的政治世界。可是现实中,活跃于其中的女性也不在少数,所以那些女性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男性荷尔蒙增加,就变成了四方形体型。
是职业使她们男性荷尔蒙活化,还是男性荷尔蒙过多的她们担当那样的职业,我不知道。
长得圆滚滚、下城老板娘模样的PTA会长是没有的,街上酒吧里妈妈桑模样妖媚的PTA会长,也没有。全都是四方形。
中年男人中,也有像阿姨的人。斜肩,腰身居然都是肉,爱说话,声音高而刺耳,体毛也很少,可头发却很多还带卷。有的吧,这种长得像阿姨的大叔?
不过,官员和政治家里,你看不到那种像阿姨的大叔。
象阿姨的大叔,绝对成不了官员。在男性体系里,他们的女性荷尔蒙适应不了。所以,只在官员的周围汪汪叫。
评论家和报道解说员中阿姨态的大叔多,就是这个原因。
《追记》宫泽是不是阿姨态的大叔?铃木宗男也是个汪汪叫声音又高又刺耳的政治家。

(二十六)校园明星踏上社会后成不了大器

毕业几十年后出席同学会,注意到一件事。学生时代那么耀眼、讨女同学喜欢的明星,踏上社会后,并没有那么突出。
倒是呆在教室一角,静悄悄读书、不引人注目的男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新兴产业公司的老板,或者名声鹊起的画家,让我大吃一惊。
学生时代突出的男生类型是:个子高,体育好,学习不错,相貌也长得还可以。班级里八成左右的女孩子都会爱上这种明星型的男同学。
所以,中学一年级被追捧的男生,到高中三年级一直都被追捧。
于是,被追捧的男生为了更加迷人,就会寻找机会具备条件,选择让女生觉得有魅力的课程、社团活动。
结果,不管哪个学校的明星男生,都会选择国立大学理科志愿班和足球社团。
即使不是这样,也不会选私立艺术班和书法社团等。
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他们未来成不了大器的一个原因。
本来,说不定是个书法高手。可就是因为要女生迷恋自己的虚荣,进了足球社团。本来说不定生意的才能大有长进,可是选了日后一流企业就业率高的大学和科系。
结果,他们就一个个全都成了一流大学的高材生,一个个在一流商社或银行里就职。
我曾经遇到过几个在公认一流企业上班的年轻工薪族,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学生时代肯定是个校园明星”。可是,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了。与此不同的是,靠自己单枪匹马事有所成的人,都具备相应的魄力。
学生时代的校园明星大多数都一帆风顺的跨入一流企业的工薪族行列,可是,那个一流企业里,和他相似的有活力的明星遍地都是,要在其中出人头地,总缺了点什么。所以,就像我所想的那样成不了大器。
而学生时代,明星的耀眼光环一个都不沾边的男生,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就不再在意女生的目光,只顾向自己喜欢的方向迈进。
我中学时有个同年级男生,属于业余无线电社团,休息时间就读爱因斯坦的书,现在成了国立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高中时代虽然不是特别耀眼,但在文化节上弹得一手好钢琴的同级生,听说现在是东京艺术大学的助教。
只有学生时代不在乎流行和女生的目光,一味埋头于自己兴趣的人,才会成为那个行业的一流人才。
所以,我曾听某位男士说:年轻时默默无闻的男生的情结,会变成认定目标时大步向前的自信。
那位男士对我说:“以前,家境贫寒、或者学历低等等劣等感都是男人成功的动力,现在只有长得矮、没有女人看得上等劣等感才是工作的动力”。
我觉得奇怪,问:“个子的高矮吗?”
他明白的告诉我:“是的,男人不是讲脸的相貌,而是身高。”
“A和B和C,工作很努力的这些人,都是把年轻时又矮、又没有女人喜欢的劣等感转化成了动力拼命努力”,他列举了我也认识的三个人的名字。
“我长得又高,在女生中也不是没有魅力”,他说。于是我问:
“那你不是也工作很努力,业绩一流吗?”
他答道:“我是为了让甩掉我的女孩看到我的成绩,才努力工作的。”
原来是这样。不是也差不多吗?
学生时代一直是明星,一直被女孩追捧的男人,只有来一次大失恋才行。这样,才有可能像他这样成大器。
十几年后我再遇到一位学生时代一直都是校园明星的男生。他在进了国立大学医学系后,当了名医生。他对我说:
“现在,我的兴趣在鉴赏法国文学和歌剧上。其实就不是个理科生,应该是文科才对。人生过了三十多岁才终于明白真正的自己。”
原来都是“被人迷”的错。

(二十七)胖女无毒妇

电视里在播放肥胖女挑战减肥的节目。
据说体重一百二十公斤的女性在医师的管理下,用饮食疗法至少能瘦到一半——六十多公斤。
她平时的食量不亚于大力士。一天五顿,加上不间断的零食,而且不运动。这样,自然会胖。
“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去节目组报名了。”说话的她毫无悲壮感。圆滚滚的脸上,小眼睛笑眯眯的。
体重不到她一半的丈夫,也没有对她的肥胖暴怒的样子。从播放的家庭生活那一部分看来,是一对很般配、恩爱的夫妻。
言归正传,她开始了减肥斗争。最初的一个月,按照医师指示有规律的吃低卡路里食物,成功减掉了十公斤。
可是到了第二个月,不知道是不是反作用,她无视医师的忠告,又回到了高卡路里的饮食生活。安置在家里的摄像机,持续播放着她一天中吃个不停的身影。
电视台的人在麦克风里问她:“到底是怎么了?”
她回答说:“还是又吃了,嘿嘿嘿嘿”,毫不担心。
她是从骨子里喜欢吃。一边摇晃着庞大的身体,一边兢兢业业的站在厨房,煮肉,烧肉,炸肉(看来真的是喜欢肉)。
看着她的身影,我想,“真是个让人恨不起来的人啊。”
原来,减肥失败的女性是意志薄弱、眼前一有好吃的就跟着走的类型。
她们的人生肯定与坚强的意志啊执着之类无缘。
而厌食症的女性们正好相反。她们用毅力拒绝食物,对减肥热情执着。
要说哪一类人幸福,还是喜欢吃就吃、吃胖了的那种人幸福吧。
要是你问我选哪一类人做朋友,我会毫不犹豫的选胖的那种。胖的女人意志力薄弱,怨恨和讨厌也持久不了。所以,多数是恨不起来的人品。虽然有点懒散,但也不失可爱之处。
刚才介绍的那位肥胖女性的家中,丈夫为了她的减肥买回家的有氧健身车就一直放在那里积灰。
“才锻炼了一次就累坏了,不想再做了”。丈夫对这么说的她虽面露难色,但也并没有无理强求的意思。除了胖这一点以外,做饭勤快,孩子也照顾得很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妻子。
感觉比那种瘦瘦的、内心执着、事无巨细的“严管妻”要好得多了,不是吗?
有份主妇杂志的读者问卷调查中,问题“最近你丈夫说的最伤害你的话是什么?”,结果回答最多的是:“你胖啦。”
尽管受到了伤害,但我不觉得那主妇们会一心奋发去减肥。还是会继续胖着吧。
而丈夫虽然对多年相伴的妻子说“你胖了”, 应该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去闹离婚。
虽然懒散,但应该也能觉出其中的可爱之处和踏实。我这么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就是个胖妻子?
WIDE SHOW(播报演艺界新闻趣事的节目)中有离婚绯闻的明星的妻子们,个个都是精瘦、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看上去象鬼一样责问着丈夫。
有点小胖但还可爱、多少有点懒散但又让人恨不起来的妻子,丈夫是不会舍弃的。
夫妻圆满的秘诀在于胖胖的妻子。即使非常胖,只要做最少程度的家务,就能得到原谅。
经常听说因为妻子冷淡所以丈夫花心,但从没听说过因为妻子太胖所以丈夫花心的。要是有这样的丈夫,跟我报上名来。
《追记》
在发现了这个规则后,林真须美被捕了。我们用她的体型属“小胖”还是“肥胖”来决定这个规则的成立与否。

(二十八)有隐藏劣等感元素的时尚必定流行

女高中生的筒袜满大街穿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还完全没有过时的意思。可所谓流行,一般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带着这个疑问,我问助理中最年轻的一个二十六岁的女孩,她回答说:
“筒袜不会过时的啦,那个能挡住小腿粗。”
这么说起来,最近几年,常看见年轻女孩穿着象木屐一样的“松糕鞋”。刚开始以为是夏天刚出的流行,可是两三年都没有过时。到后来出了冬天穿的木屐底靴子。而且穿那种厚底靴的女孩子大多数都比较矮。身高一米六五以上的女孩子很少有穿厚底靴的。“松糕鞋”能掩饰腿短,所以,不会被淘汰。
我不怀好意的观察女孩子的时尚,发现所有黑色系化妆、褐色头发的女孩子里,几乎没有像外国人那种立体感强的脸,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平板型脸蛋。长着平板型普通日本人脸蛋的女孩子,想变成另外一个自己,所以就爱无国籍的黑色系和彩色隐形眼镜。
我们可以理解为:女孩子用大人看来很怪异、跟美不沾边的时尚打扮自己,那是要隐藏她们自身的劣等感。
其中有些人的理由很简单:“别人都这么打扮,所以……”,但在这话的另一面,劣等感在有意无意的作祟。
我基本上觉得年轻女孩穿什么都可以,我年轻的时候也穿过让人不敢相信的衣服。嬉皮的名族服装、现在女高中生穿的迷你短裙……年轻,就是那样。
那,是不是年纪越大,穿得越简练?
很遗憾,回答是“不”。
上年纪后打扮简洁有品位的人,很少。女性到了还没老的中年期,就渐渐落伍了。
时髦太阳镜、时髦帽子,中年女性从憋着劲要穿戴这些打着时髦名号的小物件的阶段开始,就已经远离简洁美了。
要出门的日子,把所有的饰品搬上身。时髦的太阳镜,加上耳环、项链、别针、镶着大宝石的戒指。虽然确实飘着一丝高雅感,可是,但是啊。
我非常否定阿姨们的时尚。我的母亲今年六十七岁,她对我说:
“她们呀,是为了让贫相的阿姨脸不那么显眼,所以在衣服上别上大大的胸针,好把别人的目光吸引过去啦。”
原来,和女高中生的筒袜一样。上了年纪的女人,为了让别人不盯着自己衰老的容颜看,就用华丽的别针啊、围巾啊、花色鲜艳的衬衣等等来迷惑别人的眼睛。女人的时尚,果然是和隐藏劣等感有关。
女性果然是不管到了多少年纪,都会为自己穿什么戴什么烦恼不已吗?
我有时会折服于穿和服的女性的美。特别是盛夏,一看见穿着白色绢织和服、腰带紧系、撑着阳伞走在路上的阿姨,我都会由衷的赞叹“太美了”。
婚礼上看见穿着暗灰色留袖和服坐在亲戚席的阿姨,也觉得“啊,真美”。
其实,和服才是真正掩饰日本人的劣等感、将日本人的美发挥到极致的衣服。高个、短腿、细长眼、上年纪后干枯的手臂……穿上和服都OK。即使不别胸针,绢织的光芒也比钻石还闪亮华贵。
我也想过:啊,我从今以后也要穿和服。可是穿和服的麻烦总让我气力全无。到底需要多少条带子啊?我连这个也不知道。
我要成为优雅的穿和服的阿姨。这是我今后的目标。
《追记》
熊猫妆,岂止是隐藏劣等感了,那是变本加厉、以毒攻毒的境界吧。
《追追记》
熊猫妆很快就过时了,果然是做得过头了。

(二十九)男人流行长发,女人就流行短发

南方之星(日本一乐队名)的名曲《小心C大调情话》中,有这样一段:
——爱得越久对你的眼泪越清醒
你的长发你的媚 我都不会再沉醉——
堪称名言的这段歌词意思是:恋爱经验丰富的男人,不再会迷醉于长发飘飘的妩媚女子。
最近,坊间热议的两大“夺爱”事件中,夺爱的两个女的都是长发,而两个男的也都是少爷出身、对长发飘飘还抱有幻想的类型。
有人说经济不景气,女人的头发就会变短。
确实在经济泡沫期,经常见到将水平剪的长发挽起、穿着贴身套装的女性。
可现如今,大多数女性的头发都是长不过肩,事实上短发也很多。在这个不拼命工作就要被炒鱿鱼的时局下,是容不得你一边留着碍事的长发一边优哉游哉的工作的。
不过我觉得除了经济形势,还有更能决定女性头发长度的外因。
男人的头发长度。
比方说,女性开始流行短发,正好是木村拓哉的长发成为话题的时期。
以迷恋木村的年轻男性为中心,全日本转眼之间就流行起了男人留长发。于是,自己把头发留长后一看,
“什么呀,长发就是这个样子啊?”一直以来对女性长发抱有的幻想一下子崩溃了。
就算自己不留长发,其他男性朋友走近跟前,有光泽的长发随风飘舞,他肯定也会留意到:“一直以来都向往的长发到底是什么啊?”
不再为长发飘飘沉醉的男性,就这样猛增起来。
这么一来,女性这边也留意到:光靠头发长是迷不住男人的,还是剪个简单的短发吧,打理也容易。于是就一个个开始剪头发。
从前,长发是一种反体制的象征,虽然一直留着很不干净。而现在的长发已经与思想毫无关系,是一种外貌打扮,所以打理不能懒。看见那种有着一头干净、有光泽的长发的男人,女人也会不知不觉的着迷。
有了一头飘逸长发的男人,已经不会再对长发女子抱有浪漫的幻想了。
男人和女人,会把自己没有而异性有的部分冠以浪漫之名。
感觉男人穿着西装很有男人味的时代,女人也穿着裤子西装出去工作的话,会魅力全无。
如果男人也穿着花花绿绿的衬衣的话,女人就会喜欢素色的服装。
也许,迷你短裙和筒袜到现在还很流行,就是因为只有这个,是男人再怎么模仿也做不到的。
要是全日本的足球队员都穿着筒袜出场比赛的话,全日本女高中生的筒袜热应该就会冷下来了。
而随着年岁增大头发越来越少的男性,是不是会重新对长发女子迷恋起来?
虽然领悟到了“你的长发你的媚都不再让我沉醉”,可是除此以外,出于本能,出于行将灭绝的东西要新生的渴望,有一天还是会沉醉于女性浓密的黑发吧。
看电影《假面男人》的预告篇,路易十四世华丽的长发让我吃惊。侍卫的四枪手也是长发大叔。当然那个时代女性也是长发。直直的长发。
我的这个柴门规则,只在日本通用。
西方,尤其象路易十四世之类的时代,跟我无关。
特别是这个规则,只通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这很无奈。
我有个预言。现在,年轻男孩越来越流行剃平头,与之对应,女孩子肯定会再兴起长发热,而且是黑色直发。如果预言不准,就把这个规则删除。
《追记》
现在是平成十五年,当红的女演员柴咲KO、仲间由纪惠都是中分的长发。而男性的平头率还在上升。这个规则有效。

(三十)外表看起来年轻的人 心也很年轻

看到城南电机的宫路社长去世的新闻,最让我吃惊的是他才六十九岁,可外表看起来七十五岁都不止,甚至超过八十岁。
人过了中年,要猜他年纪多大就说不准了。
我之前就多少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样五十岁,有人看起来象四十岁,有人看起来有六十多岁。到了六十岁,就更可以分出活蹦乱跳的人和颤颤巍巍的人了。可如果是二十岁,就没有这么大的区别,颤颤巍巍的二十岁是没有的。人开始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是在过了四十岁、四十五岁左右的时候。
有人会一下子老,有人能永保年轻。
有趣的是,外表看老的,和本人心也老的情况一致的很多。
看老的人比同龄看年轻的人寿命要短。这和脸色不好的人身体有病是一样的道理。
我父亲六十七岁时因心脏病过世,近旁的人都看得出来他晚年老得非常快。
“怎么越来越白了呢”,我也感觉到父亲的变化,头发、脸色都越来越苍白。
所以父亲六十多岁去世的时候,周围人都说死得太早了,我却觉得是寿终正寝。
父亲的葬礼上看见好久不见的伯父,明明比父亲大五岁,却头发全黑,面露光泽,谈话口齿清楚,看起来比父亲年轻多了。寻问之下,说:
每天,在家种种自留地,吃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这和退休后,大多呆在家里埋头看书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人如果生活得老态龙钟,就会一下子老去,寿命转眼之间就完了。
如果本人意识到这一点,就能保持年轻。
前些天我跟画家金子国义一起吃饭。虽然是第三次见面,可每次都被他的年轻态打动。年纪差不多比我大二十岁左右,可是一头金色卷发,红色的毛衣配白色的裤子,皮肤亮泽,眼睛象少年般闪着光芒。
我每次看见金子,都是在他的个展会场上,我只要一说:
“这幅画,这里这样,这样,真好”,他就会眼睛发亮,顺着回答说:
“是吧,是这样吧。我在这里下了不少功夫呢。”那说话的神情,和我上初一的儿子跟我汇报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什么时一个样。
我从没遇到过象金子这样怀着一颗少年心的男性。
泰国料理店里,金子和我,还有四五个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起喝着啤酒、葡萄酒,一边热闹的聊着画啊、戏剧啊、舞蹈。
幼年开始就拜师学艺(茶道、舞蹈、三弦等)的金子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摆着日本舞蹈的动作,我以为他要教我们古时候日本的礼仪,谁知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和着饭店里的BGM,开始跳起曼波舞来。(这家泰国料理店在百货商店的楼上)
啊,多么年轻的人啊。
我大为感叹。
真是个真正知道人生乐趣的人。也许是个只活在自己快乐中的人。所以,往往那样的人是赢家。
这次聚会太高兴了,连平时不太喝酒的我都连连干杯,醉得不轻。我想着点个最后的面食之类的吧,拿过菜单,点了个米粉汤和泰国面条。我问金子要点什么,可太吵,围着桌子的一圈人都说着醉话,话传不过去。于是我对着他的方向,大叫:
“泰国风味的面条,可以吧”
就听一声:“好的!”,就像初一的儿子那样天真少年的回答,从金子的口中传了过来。
对怀着一颗少年之心的男性,我总会变成妈妈的口气,哪怕对面是个赫赫有名的大家。

(三十一)人一下子走不出自己已经习惯的人生角色

电影《洛城机密》中,有个整容成美女演员的脸蛋拉客的高级妓女团伙。
可是,我想:
就算二十五岁时把自己整容成了藤原纪香,可是二十五年来都活得土气、难看的女人能突然举手投足都像个美女吗?
女人光靠整个容,成不了美女。只有从小就一直被别人当美女看,为满足别人的这种期待,从日常的举手投足到表情都“像个美女”的女性,才是“美女”。
不管整得多漂亮,老是战战兢兢看别人的脸色,或者对男人的抱怨哇啦哇啦大叫着抓狂的女人,都不是美女。
所以,长相一般的女人突然变成了藤原纪香,要说明天是不是就变成美女了,答案只能是不可能。人在十年、二十年间已经定型的举手投足是改不了的。
相反,就算脸长得多少有点欠缺,如果能圆滑的对付男人的挑逗,坦然接受别人说自己漂亮的赞誉,那她绝对算是个美女。
这对男性也适用。我曾听一位女剧作家说起她和一位被称为绝世美男一起工作时的事。一看,确实是位高大、略带忧愁的美男子,可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魅力男人的气场,或者是美男子对女人的某种傲慢,总之就是缺这种东西。
可是有一次,有个摄影周刊刊登了他小时候的照片,她说她这才明白。他在高中之前一直都是个肥胖儿。
在近二十年胖男劣等感中长大的男人,就算过了三十变得很帅很受女人追捧,也没有十几岁时就英俊迷人的男人的气场。
人在不知不觉中,一直都在扮演者别人眼中的自己,作为美女的自己,作为肥胖儿的自己。刚一反抗“不,不再这样”,可世人不允许你这样。
“可是你……”,不用露骨说出来,态度就很明白的告诉你了。
这个不限于任何人。做了十年、二十年社长的人,别人只把你当“社长”,所以本人只能一直扮演“社长”的角色,到最后扮演的角色和本人原本的性格彻底换了过来。所以,突然老了的美女,和突然卸任的社长,都会碰到难关。
老美女靠去皱手术多少还能恢复一些,可因为丑闻突然下台的社长,就没法回头了。
最近,工作到头的五十多岁男性的自杀事件屡见报道,那是因为踏上社会以后,花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时间打造的“自己”突然消失了,那沉重的打击女人是无法计算的。
因承担工作责任自杀的中年男性很多,可因此自杀的女性和年轻男性是没有的。
年轻男性还没有确立自己在工作上的角色,而至于女性,有责任的工作是不会干的。
演了十年二十年的角色突然没了,不知道明天要干嘛,这是当然。
这就等同于女性在子女独立后的空虚感,因为演了二十年的“母亲”角色消失了。
人,有必要铭记自己现在的角色不会万寿无疆。不然那角色被突然剥夺的时候,就跌倒了爬不起来了。用十年时间积累起来的角色,只能花十年慢慢的卸下来。
从这一点上来说,提前五年通知退休,能让你把退休后的人生先预演一遍,实在是种幸运。

(三十二)国立大学毕业的人不如私立大学出身的

把我的漫画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制片人里,有位K君,毕业于关西一流的国立大学。
节目在好评声中结束,我也受邀参加了庆功宴。宴席上K君还在啪啦啪啦的翻着我的原作。
“你啊,这本原作片刻不离,真的是读得入迷啊”,K君的部长上司对他说。
K君回答道:“我是考过国立大学的人,所有的教科书,不地毯式学习的话,就会紧张得没法考试。这个癖好总也改不了。”
这种心情,我懂。因为我也是个考过国立大学的人。
现在的考试体系我不太了解,我考大学的那个年代,高中分国立班和私立班。国立文科班要学数学Ⅰ、数学ⅡB、英语、国语、社会(二)、理科(一)(国立理科班的话,是数学Ⅲ、理科(二)),而私立文科班只要学英语、国语、社会(一)就可以了。
想进大学的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科目太多放弃考国立大学。可是,如今已经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在考大学的那个年代,普遍认为国立大学要比私立大学厉害的多,偏差值这种说法也没普及。在我的故乡德岛,都相信“德岛大学比早稻田、庆应强多了”。
于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年轻人就立志要考国立大学,眼泪巴巴的学习一大堆的教科书。
对那些说“我可不想学化学,不考国立大学啦”、改志愿考私立大学的人,剩下的国立大学考生内心带着几分羡慕几分蔑视,勤勤恳恳的读着书。
可是,踏上社会后,干干脆脆说着“麻烦的事,不做啦”的私立大学出身的人,早早就功成名就了。
为什么?
踏上社会工作后,经常要面临一些类似于博彩的决断。这种场合,私立大学出生的人往往很少犹豫。而国立大学出身的人,如果不把所有的数据都讨论完,就不可能安心的做出决断,所以就很花时间。就像正好在考试的前一晚把英数国理社各科所有的教科书都学完。
“不适合的事情,我不做。”这种是私立大学出身的人。
而“不适合的事情,我也要努力去做。”这种是国立大学出身的人。(如果是东大的高材生,会豪言壮语“不合适的事情,没有”,所以他们在这个规则中除外)。
简单来说,国立大学出身的人,劳碌命,警惕心强,不会下大赌注。但也可以说是不擅长的事也要努力去完成的拼命三郎。
私立大学出身的人没长性,只做喜欢的事,因为常博彩,所以失手的时候也多。可是也不会为了下次不再失手而去努力,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一辈子也改不了。
要说哪一种人更有魅力,后者占压倒性优势。所以,经常在企业里会看到私立大学出身博彩型的领导人身边,跟着一个国立大学出身的胆小跟班。
虽然就偏差值而言,国立大学出身的要高得多,但也只是点头哈腰的跟在私立大学出身、博彩型的领导身边而已。那也许是因为一直受考大学时的劣等感影响的缘故——“高中时代,他大胆舍弃了我舍弃不了的数学和理科,他的那种勇气我比不上”。
不过,我虽然是考的国立大学,但当时的御茶水女子大学只考英数国三门课。
所以,我好像是国立大学的人,其实是私立大学出身。可是到高三夏天为止,又都是在科目多的那个班上,所以从个人来讲,算得上是国立班的类型。只是在考试的前一刻,“不行了,化学题解不开。”这才妥协,临时选择了考试科目。
所以,是“临阵妥协”。在那之后,我经常重复这种做法。
考试时的态度,会折射出之后那个人的人生。

(三十三)花花公子不会是美食家,或者说恋爱中的女人不睡觉

花花公子,都不是美食家。
这是我临床观察得来的资料。有好酒的花花公子,但没有好美食的花花公子。因此,真正的美食家,绝对不会沉溺于酒色。
美食家对美食的执着追求与城里的自称美食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自称美食家从指南书上找到店家,带上她去,说着各道美食的来龙去脉,赢取她的尊敬。
可是美食家去饭店先不会带女的,基本上是一个人,或者和另一个口味水准差不多的男人,完全为了美食而去。第一口会先细嚼慢咽评评味道,第二口会做些笔记。
和这样的男人一起吃饭很无聊,所以美食家不讨女人喜欢。就算不讨女人喜欢,美食家也不介意。他爱美食胜过女人。
想必性欲和食欲不会并存。一种欲望膨胀,另一种欲望就躲起来了。
正陶醉在美食中,同桌的女人突然开腔说:“对了,对了,跟你说啊,我们的那个课长呀”,让美食家大感扫兴,心里想着:再也不想跟这样的蠢女人一起吃饭了。
花花公子,对吃的兴趣其实本来就不大,只是为了讨女人欢心,才约了在高档饭店吃饭,所以他会无所谓的剩下那家饭店的菜。我认识两个花花公子,都不喜欢吃青鱼。明明不喜欢,却还是在高档怀石料理店点它。花花公子,对事物的喜好很明显,没吃过就讨厌的食物也有。那正是他对食物没上心的表现。美食家不管喜不喜欢,总之先吃了再说,对食物永远有种好奇心。
我并不是要说哪种人更好。人基本上一定程度上是色鬼,一定程度上是美食家,就这样在欲望中取得平衡。
不过,在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三大欲望中(性欲、食欲、睡眠欲),某种欲望突出的人,另两种欲望就比较小。
“恋爱中的女人,不睡觉的啦”,跟我这么说的人,是秋元康。
秋元说:哪怕省下睡觉的时间,也要去会心爱的男人,这就是恋爱中的女人。
说起来,我曾和一位美食家编辑一起去香港出差。他无一遗漏的预定了所有香港有名的中餐店,而且每上一个菜,必在举筷前先拍照。
在饭店吃完饭夜已深了,他丢下想早点回饭店的我和另外一个编辑,说:“我要再去家面店”,就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想问他那家的面条味道如何,而他那时已经坐了电车喝稀饭去了。
美食家男人,也是不睡觉的
而我,是对睡觉异常执着的类型。我一直觉得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睡觉睡着的瞬间。一天结束横在床上,气力尽失意识消失时的舒服,一早醒来昏昏沉沉再次睡去时的快感。可以说只有睡觉才是我的人生目标。
所以,凡妨碍我睡觉的人,丈夫也好,喜欢的儿子也好,我都不原谅。
对着打呼噜的丈夫的脸,拿枕头打了不知多少次。好不容易的星期天,对着早起吵闹的儿子发怒也是家常便饭。
休息天,连着睡觉十二、三个小时,当然肚子也饿。可是,不会起床。我是睡眠欲(鬼)投胎的。
按照秋元康的说法,同一人的三大欲望,也会在不同的年龄有强弱变化。
“基本上,年轻时性欲强,然后变成美食家,到最后,觉得放松是最舒服的,就爱去泡温泉什么的”。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我已经是到了老年的境界啦。
或者,还是个要睡很多的小孩,跟婴儿差不多也说不定。

(三十四)参加同学会的都是成功人士

我有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会,大家毕业已经有二十八、三十年的样子了。四国中学毕业、现在住在关东附近的同学一起在东京聚会。
总共来了三十个人,男的二十个,女的十个。男生个个都是成功人士,女生个个都和过去一样年轻漂亮。说起家庭,孩子个个都在一流学校里上学。
我突然想起了啄木的歌:“朋友们看来个个比我强的日子啊”
“大家真厉害!”,我从心底感叹。
女的到了四十三岁,就是个标准的阿姨了。可是出席同学会的同级生里,阿姨打扮的一个都没有,也看不到张扬的暴发户打扮,个个都穿着有品位的都市休闲服,看起来只有三十五六岁。中年发胖的也一个都没有。
跟附近的、或者PTA(家校联谊会)熟识的同龄主妇们相比,出席同学会的这些老朋友要年轻得多。
不过,在看了同学会上拿到的资料后,我恍然大悟。出席的人不到同学会通知书上人数的四分之一。
只有年轻依旧、不会让三十年不见的老朋友吓坏的女生才出席。
这就是同学会。
男生也是,只有地位、职业足以在老友面前骄傲的人,才出席。
实际上,二十名男生中有六名是医生。同学里有那么多人当了医生,让我很是吃惊,不过只是因为当了医生的人同学会的出席率高而已,从毕业生全体来看,当医生的概率并没有那么高。
同样的,为孩子的学校骄傲的人,并不是因为各自的孩子都进了一流学校,而是因为有一个进了一流学校的孩子,让那些不能比的人闭上了嘴。
同学会还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跟合得来的朋友在毕业后也会联络,偶尔见个面。可是同学会上,也会见到合不来、十多年未见的人。越是不想见到的人多,同学会的出席率就越低。结果,就算同学会频频开,但出席的几张脸都是固定的,成了一成不变的好友聚会。
相比之下,为了让同学会保持应有的新鲜,来一个制度,十年一次、所有毕业生全部到母校集合,不出席的取消毕业资格,怎样。就像驾驶证更新一样。这样就能成为出席率百分之百的真正的同学会了吧。
为什么我非想要一个全员出席的同学会,因为作为一个漫画家,我想观察岁月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容颜的,仅此而已。如果可能的话,就想对全员作一个毕业后人生变化的调查。如果象现在这样,再怎么问,也只能听到自满的夸夸其谈吧。
人为什么在旧友面前好虚荣呢?虽然在以前就了解的人面前招摇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或者就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从前的窝囊样,所以现在要面目一新给别人看?
然后,从前就出彩的人,为了现在不让人觉得窝囊,就好起虚荣来。
同学会变成虚荣大战,就是这个原因。
男女同校的同学会,气氛就更加微妙了。从前甩了别人、被别人甩、被吃定等等各种感情都会苏醒过来,有忧郁,也有快乐。
不是我自夸,我在女子大学的班级,毕业后一次同学会都没开过。就算我提议要开同学会,就会听到各种牢骚:“要是她来,我就不去。我去,但你可别叫她!”在讲不讲虚荣之前,出于女人生理的争强好胜在近二十年里就一直继续着,毫无减退之势。
何况,也没有心情为了没什么好激动的女同胞聚会,特意空出时间去参加。
“有了不起的男生”
“有和以前一样年轻的女生”
同学会要继续开下去,这两点绝不可少。

(三十五)快乐决定职业

电视里放过一部记录片,说的是一位以前很有名的童星,过气后一直不忘当年辉煌的日子,到现在仍准备复出。
未能从童星成功转型为演员的他辗转演过SM秀、当过演艺餐厅店长、涉足过房地产业等,现今四十岁,事业稳定。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
“可是,曾经在舞台的聚光灯下站过的人,忘不了那种兴奋和享受的感觉。我想再体验一次那种快乐。”他说。
同一时期,在综艺节目《重出江湖的艺人》中出现的前偶像女孩也说过同样的话。
“忘不了站在舞台上时的快乐。”
不过,我不一样。
我曾经接受委托几次站在舞台上进行审查公布和演讲等,站在上百听众前,沐浴在聚光灯下。
“受不了,再也不要这样了”
对我来说,再没有比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更痛苦的事了。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在舞台的聚光灯下站过一回,就终身难忘那种快乐的。
有人站在聚光灯下觉得快乐,有人不。前者会成为艺人,后者就会做和艺人无关的工作。
有位教育学的研究员曾对我说过:
“做老师的,原本就是喜欢说话的人。那种人不会听别人说话,学生的话是不会听的。做校长的,特别喜欢在台上说话吧。”
是啊,以前就奇怪为什么不管何时何地,校长的话都那么长,很不可思议。原来是把说话当成快乐的人,才做了校长啊。
我有想做护士的朋友,想做空中小姐的朋友。不善照顾人的我很奇怪为什么她们有这种想法。原料她们觉得照顾人是件快乐的事啊。
就这样,人会选择给自己带来强烈快感的职业。
可是,这世上不尽如人意的是,让人觉得快乐的职业,和他本人的才能不一致的情况往往居多。
“你演技很差哟”。“可是我喜欢聚光灯下的感觉”。这种对话就是典型例子。
所谓“天职”,只配得上既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又能发挥本人才能的情况。
有的大美女,让人觉得“当个演员或者模特儿不错”,可是她说“不喜欢抛头露面”,就在乡下安安静静的生活着。这就是有才能、不觉得快乐的例子。
那么想的话,我其实原本可能是个象棋天才,可是因为不喜欢象棋,所以就没能成为女象棋高手。人是被快乐和不快乐左右的生物,很多人都在对自己身上沉睡的才能不知情的情况下过完一生。可是,与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对自己的无才无知无觉、仍终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人相比,还在少数。
剪头发时有位理发师对我说:啊,是漫画家啊,真了不起!
“整天都坐在那里画画吧,太了不起了”
我回他说:“可是我觉得整天都站着的理发师很了不起啊”。我哪怕是只站一个小时,就会觉得脚胀。
“站着比较轻松。我有时候一坐下来写发票,就觉得头痛”。这位理发师,找到了天职。
也有本来挺有才的漫画家,但在半途放弃的青年。越来越讨厌画漫画,受不了,要吐在原稿上,从厕所的窗口跳出去,骑着自行车逃走……漫画编辑们中间一直流传这个传说。
也有赚了大钱很快就不画漫画的人。那种人,画漫画和快乐是毫无关系的吧。工作是不是比钱带来更大的快乐,只要看那个人的隐退期,基本上就明白了。
虽然是奥运会冠军,但很快就退役做了艺人的人,应该是对运动本没有特别的快感,只是运动神经特别优异吧。

(三十六)接连“好事”的人“坏事”忘得快

我想,每个人面前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于此同时,灾难也是平等的降临在每个人身上。
可是,有的人“好事”不断,有的人“坏事”接连发生,这也是事实。
那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乐观向上的人把每一次的“坏事”都当成是“好事”要发生的转机。
突然病倒了。不觉得这是不幸,是一次纠正自己生活习惯的好机会,感谢上天给了这个让我活得更长的好机会。
或者离婚。可是,那也是一次好的再婚的机会。如果不考虑再婚,那是一次为埋头于工作而作的环境调整。
这虽然有点自夸的味道,我让《不婚家族》里的主人公来点这样的台词:
“如果未来是幸福的,就说明过去的选择都是对的。”
世上万事都是塞翁失马,转祸为福。
相信未来幸福的人,不觉得现在的不幸是不幸。所以总觉得身边一直在发生“好事”。
相信未来的力量,也就是希望。不失去希望的人,总有一天会和“好事”迎面相逢。
而对未来不抱乐观希望的人,他的心中占据的是“绝望”。被绝望笼罩的人表情黯淡,遇见人说话也没有精神。所以,渐渐远离别人。那样的人身边不会有“好事”发生,必定“坏事”连连。
一直看起来有“好事”发生的人,他们忘记“坏事”、转换心情的速度很快。不会对过去念念不忘,所以哪怕是吵架不和的人也会重归于好。所以,有人望。那种人的名声越来越好,“好事”也越来越多。
关于容易发生“好事”的人,这个原则我是非常的理解,可要说是实践,我也没有过。
坏事发生后,恼怒不已,诅咒自己的命运,不停的责备。虽然也知道这样做会更加招来“坏事”,可就是走不出来。
人啊,果然是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比较轻松。爱说别人坏话的同类人聚在一起,一起说着成功人士的坏话,最简单轻松。
但是那个时候,说别人坏话的人里,哪怕只有一个人说: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别人的事随他怎样好了”,其他的人就会一下子回归自我。
说别人坏话的人也有良心,心的某个角落里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被人这样从正面教育一下,有时是会被拯救的。
我想,让身边“好事”不断的秘诀是:忘掉“坏事”的忘性、和被“坏想法”占据心灵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走过来断喝“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后记

为什么叫规则36?这本随笔合集收录了我这三年中在《真正的时代》(PHP研究所发行)杂志上发表的连载。一个月一篇,乘以十二个月,乘以三年,总共三十六篇。
每个月,我把生活中从别人身上注意到的一些东西写成随笔,虽然称之为规则,但并没有什么学术依据,也没有进行什么科学论证。
那些都是现今日本平成社会里的事,在柴门一派里,是了不起的“规则”。
这些是三百亿年前,我还是柴门婆婆隔壁家人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规则”。
不管什么抱怨、反驳,那些都是你以现代日本人的意识考虑出来的,在柴门一派里行不通。
那正是“柴门法则”。
以上这些,是“柴门辩论②”
那么,“柴门辩论①”是什么呢?以前画《东京爱情故事》的漫画时,关于实习医生在医院值夜班的片段,有读者写来明信片,指出没有实习医生值夜班的制度。对于这个指责,我是这样回信反驳的:“《东京爱情故事》,初一看是以现代日本作为舞台背景,实际上是在一颗酷似日本的星球上的故事。那个星球上,什么都和日本一样,除了实习医生值夜班的制度。”
这就是著名的“柴门辩论①”,这在柴门一派里,是可以与苏格拉底辩论相匹敌的名辩,代代流传。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种人发现的“柴门规则”,可信度怎样不用说你也明白吧。虽不是良药,但也没毒。让人死而复生的办法,本书里没写。但如果你读着本书,笑着说“真是那样”,那你也是优秀的柴门一派的人。
在《真正的时代》连载时,安藤总编辑也发来很多鼓励的传真,说“我也有这样的经验”。安藤总编也是个跟柴门一派很相似的人吧。
另外,将这些篇章收录成集,PHP出版社的中先生也给予了大力协助。
还要感谢许许多多的人,让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了这些规则的实例。

二〇〇〇年 五月
柴门 文
角川文库《恋爱规则36》平成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版发行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转一下关于Fuck的用法

远程记录OpenWRT日志

用OpenWRT打造自动翻墙路由器(详解篇)